㈠ 跪求中专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论文
中药文化概论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07-9-06 15:11 作者: 天南星 来源: 山东药学技术网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 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 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这里,择其要者, 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 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 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 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 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 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
我 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 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 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 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 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是 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 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 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 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 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 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 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 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 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 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 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 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 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㈡ 谁能帮我写个中药制药的论文啊
你应该努力自己写,不要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啊
㈢ 怎样写好一篇中药制药论文
中药制药学的内涵与外延
1中药制药学的内涵
顾名思义,中药制药学首先是一门研究怎样制造中药的
科学。总体来看,中药制药的基本过程可以由以下框图表
示:
在我国较早期的制药学专著中有对制药学较详细的诠
释:“制药学与医学一样,也是一种综合的应用科学。它包括
的范围很广,譬如关于药物的来源、性状、作用、调配,各种制
剂(如酊剂、流浸膏、丸片剂等)的制备,药物的保管、选择,
以及药品的分析、鉴别、新药之综合发明等之知识及方法、技
术,皆属于制药范围[1]。”王孝涛等[2]则认为传统中药制药
技术包括中药采制、中药炮制和中药和剂(配制)的经验技
术。
从广义上来讲,中药制药学应包含上图中所有内容,中
药制药是把中药制成安全、有效、方便、宜于患者服用的一定
剂型的过程,它包括中药原料(中药材)的来源、鉴定、采收、
加工炮制、临床配伍组方、提取分离原料、制剂处方与制剂成
型工艺研究等具体过程。笔者以为,随着学科的细化及分工
的不同,现在中药制药学所研究的内容逐渐变为上图中虚线
所示部分,中药制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将
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进行组方设计后,或直接制备成中成药或
制剂过程的基本理论、生产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简
单来说,就是研究中成药或中药制剂是如何制造的科学。
1.
1目前学科划分中属中药制药学范畴的基本内容
从前述对中药制药学的描述,中药制药学应包含炮制
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药工程学、中药化学相关的内容,这
四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中药制药的整个过程。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
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其任务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
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
饮片质量标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3]”。中药药剂学“是以
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
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技术科学[4]”,中药药剂学中制药工艺部分的内容是
中药制药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套用制药工程学
㈣ 药物制剂设备期末总结400字
药物制剂工程原理与设备
现代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出优质合格的药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人的素质;
(2)符合GMP的软件:如合理的剂型、处方和工艺、合格的原辅材料、 严格的管理制度等; (3)符合GMP的硬件:优越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条件、GMP厂房、设备。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基本特点 药物制剂的特殊性(▲)
强制性消费 第三方选择消费 第三方付费 无价性和唯一性 质量绝对性、效用相对性和检验的局限性
中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1.药品监督管理的特征 (1)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是享有主管权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有工商行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等。 (2)药品监督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目的是保证药品质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4)内容主要是对药品质量和企事业单位保证药品质量的体系和管理进行监督。 2.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分类
GLP → GCP → GMP GSP → GUP → GAP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GMP)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for Pharmaceutical Procts,GSP)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 第三节 制药机械设备 (一)分类
按GB/T15692(制药设备产品基本属性)分为8类。(▲)
(1)原料药设备及机械:如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设备等。(2)制剂机械。(3)药用粉碎机械。(4)饮片机械,如洗、润、切、烘等。(5)药用纯水设备,如去离子水、注射用水设备等。(6)药品包装机械,铝塑包装机、瓶装机等。(7)药物检测设备,崩解仪等。 (8)制药辅助设备,真空泵、空压机等。 制药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分类目录(▲)
1.原料药设备(L)2.制剂机械(Z)3.纯水设备(S)4.粉碎机械(F)5.饮片机械(Y) 6.包装机械(B)7.药检设备(J)8.其他(Q) 第四节 GMP与制剂生产设备 二、 GMP的主要内容 1、GMP概念(▲)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又称《最佳生产工艺规范》
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简称GMP。 GMP的基本点
要保证药品质量,必须做到防止生产中药品的混批、 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 GMP的中心指导思想
任何药品质量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必须强 调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确保 药品质量。
㈤ 所谓的 中药制药设备 具体是指什么设备
国家、行业标准按中药制药设备产品基本属性分8大类:
(1)原料药机械及设备。实现生版物、化学物质转化权,利用动物、植物、矿物制取医药原料的工艺设备及机械。
(2)制剂机械。将药物制成各种剂型的机械与设备。
(3)药用粉碎机械。用于药物粉碎(含研磨)并符合药品生产要求的机械。
(4)饮片机械。对天然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进行选、洗、润、切、烘、炒、锻等方法制取中药饮片的机械。
(5)制药用水设备。采用各种方法制取制药用水的设备。
(6)药品包装机械。完成药品包装过程以及与包装过程相关的机械与设备。
(7)药用检测设备。检测各种药物制品或半制品质量的仪器与设备。
(8)其他制药机械及设备。执行非主要制药工序的有关机械与设备。
㈥ 急需 中药制药专业的毕业论文 急急急!!!
这类论文很多人写的,建议你去知网下载,不会搜的话可以去我网络空间里看看,那里有如何找论文的方法及过程
㈦ 求一篇中药制药毕业论文。。。急啊。。。。
兄弟恐怕你再急也不行的,这个是你的专业,兄弟我没学过,所以只好来安慰你一下了。
㈧ 我是学中药制药的,要怎么写毕业论文
这个具体还是要知道你的题目的,还有就是你们学校的要求那些。
必须要知道这些,才你能知道怎么去写的。
㈨ 求中药制药毕业论文范文
帮忙传我邮箱好吗?[email protected]
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