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设备 > 对机器设备的维修

对机器设备的维修

发布时间:2021-09-08 01:32:47

1. 机械设备的修理分类有哪些什么是大修什么是项修什么是小修

机械设备的修理分为老标准是大修,中修和维修,现今规定为大修,项修和保养内,保养分为1保,二容保和三保。
大修是将设备完全分解对所有的零件进行检查凡是达不到下一个大修周期的要全部进行更换对机械的床身部分要完全恢复到出厂精度,对有漆的表面要重新喷漆或刷漆,最终要求修完的设备要达到出厂的精度,外观也要达到出厂的要求。
项修就是根据设备精度或机件损坏,缺失部分进行修理
小修就是保养了,1 2 3保即为小修。

2. 机械设备的修理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机械设备的修理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 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回判断,并得出故障本质原因答;
2、 方案拟制:拟制多种修理方案,并选定最佳一个。预留应急处置预案(在撤卸设备中发现与判断有出入时使用);
3、 设备撤卸:有序撤卸并做好标志、保护,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落实维修方案;
4、 齐备部件:购置需更换的部件,对可修复的进行修理保养;
5、 设备修复:将合格的新的部件、修复的部件按序正确安装回系统。过程中注意一些装配工艺要求(如润滑、位置形状误差等);
6、 运行调试:试运行,并确认故障修复(故障若未修复需重复1-5步棸),然后对设备进行调试,达到设备相应的精度等技术要求;
7、 记录归档:做好维修记录,并归档。

3. 关于机械设备维修的专业有哪些

机械设备在使用运生过程中,由于某些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烧损、变形等影响到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所以必须对已磨损的零部件进更换、修理或改进,安排必要的检修计划,以恢复设备的精度及性能,保存证加工产品质量和发挥设备应

的效能。下面介绍几种机械设备
维修方式


1、预防维修:为防止机械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和技术条件所进行
的维修
活动。就是从预防的立场出发,根据设备经常的检查记录或运转同对主品质量、生产效能存在不正常的征兆,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前就去进行预防性的修理改进。对设备进行的计划的预防维修,防患天未然,通过掌握设备的磨损规律,

计划把进行周期性的维护检修,是维持设备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保证。


计划的预防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和切合实际的预修计划,可以统一安排人力、物力及早做好修前准备工作,缩短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修理费用,既能按时检修设备,又能

计划

节奏地安排生产,做到生产、维修两不误。

2、故障维修: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亦称事后维修,这一
维修方式
是在故障发生之后的补救。

3、生产维修: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机械设备生产效率
的维修
方法,它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待,如果可以掌握好这一
维修方式
那么它将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不重要的设备采用事后维修,重点关键设备则进行预防维修。

4、除以上几种机械设备
维修方式
外,还

改善维修,定期维修及无维修设计等方式

4. 一般机械设备应该怎么维护保养啊

一般 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1) 操作人员对于本岗位的设备,负有管好、用好、维护好的责
任,要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完成如下工作:
①. 正确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操作程序(包括开车前的检修准备、运行中的调整切换、停车和事故处理等),认真控制设备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时间、转速、电压、电流等),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②. 认真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应根据工艺流程确定巡回检查路线,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采用听、看、摸、比、闻等手段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遇有危险情况时应作紧急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作好检查记录。
③. 精心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要认真搞好设备的润滑工作,合理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实行润滑“五定”(定质、定人、定点、定量、定期)制度。
2) 保障人员对维护好设备负有直接责任。保障人员要经常上岗检查,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
3) 保障人员要保证所有备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备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腐蚀、防冰冻。传动设备要定期盘车和切换。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细致地作好设备运行状态的交接班工作,对主要生产设备的交接要有详细记录。

5. 机械设备维修有哪些方式

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方法是:
1、周期性维修:周期性维修分为小、中、大修,是一种版预防性维修方式权;
2、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者设备的精度和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时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
3、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

6. 怎样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设备的运转规律,抓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维护,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为此,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操作人员和维(检)修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扩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在用设备台完好。 二、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练兵和学习技术,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全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享有“三项权利”,即: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已操作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主客部门审批超负荷使用设备,有权停止使用,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超期不检修,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 (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2)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运用“五字操作法”(听、擦、闻、看、比),手持“三件宝”(板手、听诊器、抹布)。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搞好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即“十字作业法)。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3)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4)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备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车,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5)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记。 (6)经常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四、搞好设备润滑。严格执行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坚持“五定“、”“三级过滤”(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同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箱等定期进行清洗换油。 五、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 六、设备检修人员对所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七、车间所有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堵漏等工作。

7.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都怎么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是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简言之,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实践证明,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好坏。维护保养依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

日常保养,又称例行保养。其主要内容是: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检查零件、部件的完整。这类保养的项目和部位较少,大多数在设备的外部。

一级保养,主要内容是:普遍地进行拧紧、清洁、润滑、紧固,还要部分地进行调整。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担。

二级保养。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

三级保养。主要是对设备主体部分进行解体检查和调整工作,必要时对达到规定磨损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换。此外,还要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鉴定和记录。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在操作工人参加下,一般由专职保养维修工人承担。

(7)对机器设备的维修扩展阅读: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是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进行测量和校验。通过检查全面掌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检查按时间间隔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设备操作人员执行,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目的是及时发现不正常的技术状况,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是按照计划,在操作者参加下,定期由专职维修工执行。目的是通过检查,全面准确地掌握零件磨损的实际情况,以便确定是否有进行修理的必要。

检查按技术功能,可分为机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机能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各项机能进行检查与测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气,防尘密闭性如何,零件耐高温、高速、高压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实际加工精度进行检查和测定,以便确定设备精度的优劣程度,为设备验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据。

8. 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有哪些

答案1: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一般有:故障性检修、计划性检修; 临时性是专指:设备出属现故障,停机检修;或发现故障,为了防止故障扩大而停机进行检修。 计划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运行工况,定期安排停机进行检修、维护。 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设备预知检修,即提高检修的计划性,在设备出现劣化、故障前的检修,防止设备出现重大故障,优化设备运行参数,保证设备安全、经济、平稳运行。这里就得提到一个名词:全员设备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无论是一线操作工人、检修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分工,进行设备的在线检查、检测,三方信息共享、互传,再由管理部门安排设备停机时机,进行检修、维护作业,减少设备失修(出现劣化、故障预发而没有及时安排检修、维护)或过修(设备状况仍良好,安排了检修、维护)。

9. 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沽: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及丝杠、齿轮、齿条等无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防止发生事故。

现场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
设备维护工作,按时间可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按维修方式可分为一般维护、区域维护和重点设备维护。维护工作内容大致包括;查看、检查、调整、润滑、拆洗和修换等项现场管理维护工作。
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是企业按照生产区域设备拥有量或设备类型划分成若干区域,维修工人有明确分工并与操作工人密切配合,负责督促、指导所辖区域内的设备操作者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承担一定的设备维修工作;负责区城内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落实。区域维护是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的一种岗位责任制。

区域维护的工作内容是:
A、每日值班维修工人对负责区城内的设备主动巡整一次安装水平和精度,并作出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C、对环境有特殊要求(恒温、恒湿、防振、防尘)的精密设备,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精度、性能不受影响。
D、精密、稀有、关键设备在日常维护中一般不要拆卸零件,特别是光学部件。必须拆卸时,应由专门的修理工人进行。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
E、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加工范围进行操作,不允许超规格、超重量、超负荷、超压力使用设备。精密设备只允许按直接用途进行精加工,加工余量要合理,加工铸件、毛坯面时要预先喷砂或涂漆。
F、设备的润滑油料、擦拭材料和清洗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得随便代用。润滑油料必须化验合格,在加入油箱前必须过滤。
R、精密、稀有设备在非工作时间要加防护罩。如果长时间停歇,要定期进行擦拭、润滑及空运转。
W、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量,要保持清洁,防止锈蚀和碰伤,不得外借或作其它用途。
设备润滑工作是机器设备现场使用与维护的重要环节。正确、合理地润滑设备能减少摩擦和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降低功能损耗,防止设备锈蚀和受热变形等。相反,忽视设备润滑工作,设备润滑不当,必将加速设备磨损,造成设备故障和事故频繁,加速设备技术状态劣化,使产品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因此,设备管理、使用入员和维修人员都应重视设备的润滑工作。

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
(1)渗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
(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
(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80%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
(5)严重漏油设备: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三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6)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
(7)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除手润滑的导轨、丝杠、光杠等处的所有运动部位)不漏油。

10.  机械设备的维修

机械设备的维修,实际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对已损坏的机械设备的修理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对机器设备的维护有清洁、油漆、润滑等日常工作。修理已损坏或鉴定正在运转的机械设备是否正常,防止可能出现的故障都是属于修理工作的范畴。下面我们从磨损与润滑和一般机器设备的修理两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磨损与润滑

各种运动的机器及零件,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发生磨损。为了减少机器及零件的磨损,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在发生摩擦的零件里加以润滑物质。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互相运动的两个零件的磨损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的磨损和事故的磨损。

自然磨损是正常磨损,在机器的长期工作中,由于零件啮合表面的摩擦、冲击载荷、高温作用、正常操作条件下对材料的化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而发生。自然磨损的程度,决定于机器构造的特点与机器工作时的工艺条件、制造零件所选用的金属的质量、零件加工精度和光洁度、摩擦表面的状况、润滑剂的性质和种类、单位压力的大小、机器的装配精度和啮合零件的啮合精度、操作条件、维护和修理的质量等等。

事故磨损是在机器或其个别机构临时损坏时,由于下列因素造成的:机器构造有缺陷,零件材料质量低劣(有裂缝、铸孔等),零件的制造加工不良,违返机器的技术操作规程,部件或机器的装配(安装)不正确,违反润滑规程,修理不及时或质量低,以及不可抗拒的灾难等。

图10-25所示为常见的轴颈和轴承组合件的磨损前后配合间隙的变化情况。

润滑可以减少磨损。正确选用润滑材料和规定一对磨损零件的合理润滑系统会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反之,不正确的润滑会导致卡住、破坏等事故。

图10-25轴颈和轴承组合件均匀磨损时配合间隙的变化情况

润滑剂的粘性、油性、成分和温度、摩擦表面的运动速度、运动零件间的单位压力和构造等,对于摩擦系数和磨损的大小都有影响。

滑动摩擦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干摩擦未被或稍被润滑的两个不平的坚硬表面作相对运动时,就会发生干摩擦。在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金属零件的干摩擦系数f=0.1~0.3。这种形式常见于摩擦传动及各种制动器。干摩擦使摩擦表面发生很大的磨损。

(2)液体摩擦当一对摩擦零件的摩擦面完全被一层润滑材料所隔开时,摩擦发生在润滑层内。由于粘性液体内部的摩擦作用,这时摩擦零件具有的液体摩擦系数由0.003到0.010,也就是接近较好的滚动轴承所达到的效果。因为这对零件在工作时被润滑油膜分开,故工作多年也不会发生显著的磨损,所以要延长滑动的机器零件的寿命,应尽可能实现液体摩擦。

(3)半液体摩擦和半干摩擦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摩擦系数在0.01~0.3之间。这种方式的磨损当然比液体摩擦的磨损为大。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摩擦件得不到完全的液体润滑。如在相对运动速度小的摩擦表面上,轴与轴承的间隙大,摆动状态的轴作往复运动的润滑轻微的两个平行表面(如活塞环),部分地发生在齿轮的牙齿间的润滑、滚动轴承的滚珠和套的润滑等等,甚至于滑动轴承,其正常工作时,是液体摩擦,而在起动和停车时,也会出现半液体润滑的状态。

(4)界限摩擦摩擦表面上保持很薄的油膜(0.1μm以下)。

以上列举不同型式的摩擦,其摩擦系数相差可达20~40倍之多。可见润滑的重要,而选用适当的润滑剂就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二、机械设备的修理

在工厂中,每年从机械设备上更换下来的磨损和损伤的零件是很多的,如果将这些零件修复再用,就能节约很多的材料和资金。由此可知,机械零件的修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机械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掌握各种主要机械零件常用的修理方法。

机械设备的磨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掌握的。为了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防止发生事故,以取得生产上的主动性,就必须根据磨损规律,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理,把可能出现的故障排除在萌芽之中,因此,工厂中应建立计划预修制度。计划预修制度是预先作出各种修理等级(修理工作分为检查、小修、中修和大修四个等级)的修理期限与工作量的年度计划,按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当然,根据拆卸和缺陷检查的结果,每次实际的检修工作量可能与计划数有所出入,甚至可以降低修理等级。各种机械设备的修理期限和修理工作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表10-4中的数据,可供拟定维修计划时参考。

各种修理等级的工作内容如下:

(1)检查检查工作一般由操作人员和值班修理人员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主要工作是检查噪声、振动、泄漏和润滑情况以及进行定期润滑等。

(2)小修小修由车间修理人员进行。小修工作包括紧固零件,揩拭摩擦面、研磨阀片、安装填料、调整零件(如对轴承的调整)以及检查油环、油槽、起动设备、传动轴、传动胶带和链条、摩擦轮、填料函、各种密封件和管件等。

(3)中修中修除包括小修所做的全部工作外,还包括修换个别零件,如轴瓦的重新浇铸与研刮,车光轴颈、更换制动片、链条、衬垫和密封件、修理衬里等。

表10-4几种机械设备的连续操作时间和修理时停车时间

(4)大修大修工作包括机械设备的清洗和重新装配,更换或修复所有磨损的零件,调整配合公差以达到技术要求以及修理基础等。大修时也可进行机械设备的改造工作。

检查中发现的损坏零件,凡能修复的都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修理方法,予以修复。为了缩短机械设备的停机时间,可先用备用零件代替已损坏的零件,使设备恢复运转后,再将损坏的零件修复。下面介绍机械零件磨损常用的修理方法。

机械零件和组合件的自然磨损是磨损的主要形式,它表现在:破坏了组合件的最初配合性质,改变了零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为了恢复这些组合件的工作能力,必须恢复其最初的配合性质以及零件的几何尺寸和零件形状。

恢复组合件工作能力的修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仅恢复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另一种是既恢复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

(1)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

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有垫片调整法、修理尺寸法和补充零件法等三种,现分述如下:

A.垫片调整法

修理时对组合件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研刮,而用减少调整垫片的方法使配合间隙从磨损后的最大间隙恢复到装配时的初始间隙,如图10-26所示,这种修理方法称为垫片调整法。垫片调整法只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

图10-26用垫片调法调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B.修理尺寸法

修理时只对组合件中某一个零件进行修理加工,去掉其磨损层,以消除几何变形,而另一个与之配合的零件则用备品备件来更换。这样可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到最初的数值,但是修理好的组合件与新的组合件具有不同的尺寸,这些与初始尺寸不同的尺寸称为修理尺寸,而这种修理方法称为修理尺寸法。

在组合件中,究竟哪个零件应该修理?哪个零件应当更换?对这个问题应全面考虑。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将较贵重的零件进行修理而将较便宜的零件更换。

修理尺寸法既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又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形状,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

C.补充零件法

用这种方法修理时,是把一个补充零件(内衬套或外衬套)以一定的过盈装在磨损零件(轴承孔或轴颈)上,然后加工到最初尺寸,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由此可知,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理尺寸法,不过在这里是两个相配的零件仍然一起使用,只是加上一个补充零件,故特称之为补充零件法。

(2)既恢复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

这类修理方法的实质是用各种工艺方法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覆盖一层金属,经过加工后就完全恢复零件原来的几何尺寸与形状以及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属于这一类的修理方法有覆焊法、补铸法、喷镀法和电镀法等数种。下面介绍常用的覆焊法。

覆焊法或称堆焊法是把熔化的金属覆盖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以形成连续均匀的覆盖层。优点是连接强度高,不需专门设备,一般焊接工具即可。缺点是容易引起热应力、裂缝、变形和金相组织的变化。覆焊法可用于修理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造的零件,对于高合金钢零件的覆焊,其焊接工艺仍未完全掌握,一般不要采用。覆焊用的焊接材料通常是结构钢焊条(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覆焊时可采用电弧焊或气焊。如一层不够厚,可以覆焊多层。对于重要的零件,为了便于覆盖层的加工、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相组织,覆焊后应将覆焊层进行热处理(高温回火、退火或正火)。

阅读全文

与对机器设备的维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