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设备 > 机器设备调研提纲

机器设备调研提纲

发布时间:2021-09-05 08:14:53

㈠ 求一篇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论文提纲

摘 要 分析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阐述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机械制造 特点 发展现状 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1.1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1.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 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3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参考资料: http://www.studa.net/dianzijixie/070110/16213573.html

㈡ 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怎么写

1课题名称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内容:
1.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4.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5.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6.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7.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我帮你找个格式,但是每个学校的格式都不一样的,你也找一下吧。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大型轴承液压装配机的设计
课题来源 自选 课题类型 AY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0510111617 专业班级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是指到目前为止,别人和你自己在这个项目上做过一些什么研究。
轴承是一种通用性机械零部件,用来支撑轴,保持轴的准确位置,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轴承的分类很多,滚动轴承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由于其结构特性,滚动轴承在以往的装配过程中,大多采用手工,既费时又费力,极大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应用中轴承的安装是否正确。许多机械设备中。尽管选用了品质优良的轴承,但常常达不到所要求的寿命,甚至出现早期失效,使整个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有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船舶螺旋桨轴上的调心滚子轴承直径560mm,属于大型轴承,在装配时如果不能实现自动化,将增加工人的劳动量,要实现该轴承装配自动化已经迫在眉睫。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装配自动化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装配的发展主流,逐步取代人工的手工装配。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自动装配技术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产品制造系统的整体优化,生产率得以全面提高,用少量调整工人服务于一定数量的自动装配设备(这句话表达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均衡生产水平。自动装配不会因为工人疲劳,疏忽,情绪,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产品质量缺陷或不稳定。实践表明,当达到一定批量的与手工装配保持同一水平的自动化装配将会使成本下降(这句话表达不清楚)。同时,在许多情况下,装配自动化所占用的生产面积比手工装配完成同样生产任务的工作面积要小的多。
本次设计是大型轴承液压装配机,它可以实现螺旋桨轴承装配的自动化,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使轴在调心滚子轴承中可靠的运转。

课题类型: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大型轴承液压装配机在轴承装配过程中完成轴承的装配工作,需要保障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确保产品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在调查研究、消化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台用于轴承装配生产线上的液压装配机。要求该机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
要求完成:
1、 完成装配机的总体设计并绘制总装配图;
2、 完成主要部件的设计并绘制零件图;
3、 完成驱动系统设计并绘制驱动系统原理图;
4、 完成控制系统设计并绘制控制系统原理图;
5、 完成设计说明书, 要求不少于40页;
6、 完成与设计相关的外文资料的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
实施方案:
轴承液压装配机有机体、水平驱动装置、水平装配结构、驱动控制装置。在机架上设计一个轴承存放及输送结构,在流水线上设一个螺旋桨轴的输送结构,其一端设有轴的固定座,其另一端则进行轴承的装配。驱动装置采用液压系统,控制装置采用PLC控制。在这些的基础上,完成液压装配机的设计计算。

进度安排:
第1—4周, 实习调研、收集资料;
第5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6—7周 , 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第8—11周 , 完成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12—15周, 绘制装配机的总装配图、零件图;并绘制驱动系统原理图、控制系统原理图;
第16周, 整理文档,图纸,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7周, 校对所有设计内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开题报告(2)

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需要填写5-8篇文献资料,甚至可以包括你们相关课程的课本。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㈣ 机械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你好啊,你的机械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多参考下同类型的论文,其实技术路线讲的就是你的论文的整体思路、逻辑推理过程以及采用的论证方法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 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 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 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㈤ 求一份2000字一内的机械加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每周一次!(机械加工)

㈥ 求一篇关于机械热加工的实习报告

1课题名称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内容:
1.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4.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5.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6.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7.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6�1第10次印刷
8成果形式:

㈦ 求调查报告范文一篇,题目不限,8000字左右。谢谢

你看可不可以?
电脑的日常维护

内容提要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电脑,最大限度地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经常面临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向你介绍最基本的的电脑维护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让你的电脑常常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就像新的一样。

提纲
环境
使用习惯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电脑故障排除之“八先八后“
先调查,后熟悉
先机外,后机内
先机械,后电气
先软件,后硬件
先清洁,后检修
先电源,后机器
先通病,后特殊
先外围,后内部

正文
一、环境
环境对电脑寿命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电脑理想的工作温度应在10℃-35℃,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配件的寿命,条件许可的话,一定要安装空调,相对湿度应为30%-80%,太高会影响配件的性能发挥,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例如天气较为潮湿时,最好每天都使用电脑或使电脑通电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使用电脑的次数少或使用的时间短,就能延长电脑寿命,这是片面的观点。相反,电脑长时间不用,由于潮湿或灰尘的原因,会引起配件的损坏。当然,如果天气潮湿到了极点,比如显示器或机箱表面有水汽,这时是绝对不能给机器通电的。湿度太低易产生静电,同样对配件的使用不利。另外,空气中灰尘含量对电脑影响也较大。灰尘大,天长日久就会腐蚀各配件的电路板。所以,要经常对电脑进行除尘。

电脑对电源也有要求。交流电正常的范围应在220V±10%,频率范围是50Hz±5%,并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有可能的话,应使用UPS来保护电脑,使得电脑在市电中断时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二、使用习惯
个人使用习惯对电脑的影响也很大,首先是要正常开关机,开机的顺序是,先打开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的电源,显示器电源不与主机电源相连的,还要先打开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开主机电源。关机顺序相反,先关闭主机电源,再关闭外设电源。其道理是,尽量地减少对主机的损害,因为在主机通电的情况下,关闭外设的瞬间,对主机产生的冲击较大。关机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频繁地做开机关机的动作,因为这样对各配件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对硬盘的损伤更为严重。一般关机后距离下一次开机的时间,至少应有10秒钟。特别要注意当电脑工作时,应避免进行关机操作。如机器正在读写数据时突然关机,很可能会损坏驱动器(硬盘、软驱等);更不能在机器工作时搬动机器。当然,即使机器未工作时,也应尽量避免搬动机器,因为过大的振动会对硬盘一类的配件造成损坏。另外,关机时必须先关闭所有的程序,再按正常的顺序退出,否则有可能损坏应用程序。

三、硬件故障

安装好一台电脑后,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可能是硬件的故障,也可是软件的故障。一般情况下,刚刚安装的机器出现硬件故障的可能性较大,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故障率相对降低。对于硬件故障,我们只要了解各种配件的特性及常见故障的发生,就能逐个排除各个故障。
1. 接触不良的故障
接触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种插卡、内存、CPU等与主板的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数据线、音频线等的连接不良。其中各种接口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的现像较为常见,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位置或用像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确设置参数
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等等。由于参数没有设置或没有正确设置,系统都会提示出错。如病毒警告开关打开,则有可能无法成功安装Windows 95。
3.硬件本身故障
硬件出现故障,除了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电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机器的故障。
四、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是病毒破坏引起的。
如未安置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之间产生冲突,则在Windows 95/98下的资源管理中可以发现一些标记,其中“?”表示未知设备,通常是设备没有正确安装,“!”表示设备间有冲突,“×”表示所安装的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
病毒对电脑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轻则影响机器速度,重则破坏文件或造成死机。为方便随时对电脑进行保养和维护,必须准备工具如干净的DOS启动盘或Windows98启动盘,以及杀毒软件和磁盘工具软件等,以应付系统感染病毒或硬盘不能启动等情况。此外还应准备各种配件的驱动程序,如光驱、声卡、显示卡、MODEM等。软驱和光驱的清洗盘及其清洗液等也应常备。(波波)
电脑故障检修之“望、闻、听、切”法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今天,本人把“望、闻、听、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望”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帮助在事故发生时即时采取措施。
“切”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下面我就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
今天上午,上机一按Power电源开关时,计算机出现死一样的寂静。我不由得大吃一惊,直觉告诉我,计算机出毛病了,开机后的唯一现象,就是只有显示器通电指示灯发亮,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由于我的电脑是一台6X86组装机,显示器电源线直接插在主机的电源输出插座上,因此,可以断定,从市电插座到电源线,又到主机电源插座是正常的,问题就出在主机电源以后的部件中。
在卸掉所有的外接连线后,打开立式机箱,再将机箱上方电源部件的所有直流电源输出线和开关卸下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特别注意两组主板电源线的正确位置,因为主板的两组电源线中,其中一组电源线有公共地线、+5V和+12V输出线,还有一根-5V输出线。另一组除了公共地线、+5V和+12V电源线之外,还有两根分别是-12V输出线和PG线。这两组电源线在复原时若位置搞反了,必将铸成大错。但这两组电源线安装非常简单也有特点,即两组电源的黑色地线都在中间。

将电源部件的外壳打开后,笔者发现电源部件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部件组成。由于主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有几十瓦特,而引入市电后先通过分压和整流后再由逆变电路变压,这样就使得整流、滤波和稳压电流较大,所以这些元件大都是大容量电解电容、大功率晶体管元件,且大部分都有较大的散热片散热。通过对电路板的分析,认清了电流基本走向是插座→保险管→分压功率电阻→滤波整流功率电容→功率三级晶体管→变压器→后极的稳压系统,一般高电压大电流功率元件大多数在变压器前面。

据以往的经验可知,电源系统中最易损坏的是保险管和各功率元件,特别是在没有任何电流输出时,往往不是保险管损坏就是前端功率元件损坏,从而使得电源系统出现锁闭现象。按惯例,首先检查保险管,在仔细检查后,又用万表测试一次,保险管是好的。只可能是后级部分了,即十有八九是功率元件损坏了。检查功率型分压电阻,分压电阻直接承担将220V交流电分压为180V左右交流电的任务,断路或被击穿的可能性较大,测试它的电阻的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测试后也是完好无损。

再来检查滤波整流电容,该电容是额定电压值为200V、容量为220μF的大容量电解电容器。显然,为了取得较为平整的、滤波系数适当的整流直流电,才采用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由于是全波整流,因此有两个大电容器。大电容器的测试必须取下来,如果是软击穿,在非带电状态下还很难测试。为了稳妥,我先没有焊下电容器,而是认真观察电容器有没有异样,闻闻电容器有没有异味,并将两只电容器进行比较,因为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两只电容器同时损坏。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其中有一只电容器的顶部较另一只电容的顶部略高一点。电解电容因内部有大量电解质,若长期工作在滤电状态下,就很容易使电解液发热,这样又反过来加速电容器的漏电,当这种恶性循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要么被彻底击穿,要么电流过大使电容器断路。但有同一个现象,那就是电容器因电解液发热膨胀,出现外壳鼓起,甚至炸裂的损坏现象。可以肯定,这只电容器是有问题的。赶快买来同样额定电压和容量的电解电容替代安装。啊哈!问题就在这里。当然,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级,不要搞反了。一般来讲,正规机箱中电源电路板上都有电解电容正负极标志,如果没有标明,用户在将原装电容器焊下时应用笔标明正负极。

小结:电脑出现的故障,既有复杂故障,也有简单故障,实践证明,不管是复杂故障还是简单故障,其中大部分故障都有一定的蛛丝马迹,甚至是一些十分明显的外观表现,比如电容器体积膨胀和炸裂现象、电阻烧糊或烧黑现象、晶体管炸开或破裂现象、变压器有烧焦味等,以及那些没有安装散热片的非功率型集成块的表面出现严重发热现象等(注意:检查集成块时,只能在开机一段时间后关机,再用手指触摸集成块表面。千万不要在带电状态下触摸集成块,因为那将会因手上的高压静电击穿集成块,造成新的故障点。人的手上一般都有上万伏的高压静电,只是电量极小,很难为人感觉,但击穿集成块却绰绰有余)。只要你能通过“望、闻、听、切”,并认真分析,其中的大部分故障,你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常见驱动程序的安装以及注意事项
可能驱动程序的安装对大多数朋友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但还是有不少初学电脑的朋友因为不能正确的安装驱动程序而苦恼。今天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安装电脑硬件驱动程序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安装驱动程序有点帮助。
主板驱动的安装
目前所有的主板都提供“傻瓜化”安装驱动程序,只要依次用鼠标选安装条即可。笔者建议在安装驱动程序的时候先安装主板驱动程序。不少主板,特别是采用INTEL芯片组的产品,都要求在先安装主板驱动以后才能安装别的驱动程序。所以,我们还是先安装主板驱动程序为佳。INTEL主板驱动为两个文件,而且有安装次序之分。笔者试过很多次都需要先安装INF,再安装IAA。安装INF后最好重新启动电脑,否则会提示不能安装。而威盛和NF主板驱动则方便的多,只需要执行一个程序就能全部完成。安装的时候直接执行安装程序,然后依次点“下一步”即可,直到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这里笔者多说一句,有时候CPU(主要是AMD的处理器)都需要安装驱动,笔者就发现在WIN XP下安装AMD处理器驱动以后系统性能有一定的提升。所以使用AMD处理器的朋友要仔细查看一下你的驱动盘,看看上面有没有CPU驱动的说明。

显卡驱动的安装
在显卡附带的驱动盘内一般都附带了多个版本的驱动程序,但不是最新的驱动就一定最合适。安装WIN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的朋友最好安装通过微软认证的驱动。而安装WIN98或者WINME操作系统的则没什么讲究,如果发现安装显卡驱动以后出现死机的情况,建议更换其他版本的驱动程序。
声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自己的主板到底集成什么声卡,安装的时候面对众多的驱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笔者建议,在安装驱动程序之前,最好先看清楚主板上的声卡芯片型号,或者看主板说明书上关于声卡型号的标注,然后在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笔者以前遇到过很多朋友因为安装了不合适的声卡驱动而导致电脑发生不正常,要命是有些驱动在安装的时候并没有“无法安装”之类的提示,所以很多朋友也不知道安装的正确与否。
网卡驱动的安装
目前大多数主板都集成了网卡,这类产品的驱动安装还是比较容易的。遗憾的是部分集成的威盛网卡容易出现安装的时候会遇到不能被正确识别的问题。这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说明书然后安装。笔者就遇到过不少在WIN98系统下无法正常安装威盛网卡的问题,大家千万要注意啊。
USB接口驱动的安装
WIN98根本不能达到USB2.0的传输速度,所以在WIN98下只安装USB1.X的驱动就可以。在WIN2000以上系统当中同样需要安装补丁以后才能达到正常USB2.0的速度。所以安装USB驱动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下。
打印机、扫描仪驱动的安装
有不少的外设产品需要先执行驱动安装文件,然后根据安装提示连接,否则会出现无法安装的问题。例如方正一些型号的打印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同样建议先仔细研究说明书,然后根据说明进行安装。如果发现安装错误,建议在设备管理器中删除安装错误的设备,然后重新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
RAID驱动程序的安装
以前有朋友提到过在WIN XP下安装RAID驱动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进行。这里提醒安装RAID的朋友注意一下。INTEL 865芯片组中需要安装RAID时,要用软盘进行安装。
另笔者想说的是,对于安装驱动来说,WIN XP操作系统是所有操作系统当中最方便的,如果怕麻烦的朋友最好选择安装WIN XP。但即便是WIN XP也不是支持所有的硬件,一样有很多设备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程序。 如果发现驱动程序安装错误,而删除设备以后又不能正确安装应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在WIN98中出现的较多)?大家只要找到WINDOWS目录中的INF中相应的文件删除就可以了。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电脑基础知识少、英文不好的朋友千万别轻易尝试,否则有可能需要重新安装系统。
电脑故障排除之“八先八后”
相对于其它电器产品来说,电脑是一个容易出这样那样故障的东东。电脑出故障了,是许多电脑爱好者头痛的事情,该如何来应对及解决我们所遇到的电脑故障呢?在此我总结撰写了一篇电脑维护中的“八先八后”法则,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先调查,后熟悉
无论是对自己的电脑还是别人的电脑进行维修,首先要弄清故障发生时电脑的使用状况及以前的维修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此外,在对其电脑进行维修前还应了解清楚其电脑的软硬件配置及已使用年限等等,做到有的放矢。
实例解析――
如一操作系统为PWIN98第一版的电脑在使用中频繁出现系统死机与“非法操作”提示增多现象,十分恼人,该用户准备重新格式化磁盘重装操作系统。笔者觉得不用这么麻烦,笔者仔细看了其电脑的配置与软硬件安装情况并用杀毒软件查毒后……经笔者询问,该用户称最近安装了新版的IE6浏览器,会不会是IE6浏览器与其系统兼容性不好呢?笔者尝试在“添加/删除程序”栏里卸载掉新版的IE6浏览器,重新启动电脑后,故障现象不再频繁发生。所以对于这类故障不忍将新安装的软件或硬件或驱动/DirectX等卸掉如不能解决问题再做动大手笔的维护工作。
二、先机外,后机内
对于出现主机或显示器不亮等故障的电脑,应先检查机箱及显示的外部件,特别是机外的一些开关、旋钮是否调整外部的引线、插座有无断路、短路现象等,不要认为这些是不关紧要的小处,实践证明许多用户的电脑故障都是由此而起的。当确认机外部件正常时,再打开机箱或显示进行检查。
实例解析――
一电脑在搬动位置后出现主机不亮(主机风扇也不转)的故障,该用户认为是主机电源年久失修被损毁,打开机箱准备拆下电源更换。笔者观察其主机和显示器分别用一根电源线从电源插座连接,而显示器显示正常。本着先简单后容易的原则先将主机的电源插头换一个电源插孔试之,无效,便将正常使用的显示器电源线取下连接主机,主机恢复正常。将问题线接上显示器,也不亮,证明问题就来自这看似不起眼的电源线(内部断路)。
三、先机械,后电气
对于光驱及打印机等外设而言,先检查其有无机械故障再检查其有无电气故障是检修电脑的一般原则。例如CD光驱不读盘,应当先分清是机械原因引起的(如或光头的问题),还是由电气毛病造成的。只有当确定各部位转动机构及光头无故障时,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
实例解析――
一购一年多40速光驱,故障现象为读不出盘。笔者接手后,拆开光驱先观察了一下光驱的内部结构状况,此款光驱为全钢结构,一般应不会存在较严重的机械情况,笔者也没有急于在它的光头和加大激光头功率上进一步“摧残”它。放进一张碟片,笔者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碟片的旋转及光头给件的动作,下进等电机的进退情况,发现碟片的旋转基本正常,电机的进退也没太大问题,反而光头组件在空载或加碟片的情况下,在滑动杆上滑动十分吃力,关掉电源,用手轻轻推了几下光头组件使其在杆上滑动,有很明显的迟滞感。这时笔者再重点观察这款光驱的滑动杆,见其上边原本应白色的润滑油已变成了浅黑色,拿到光线较强的地方甚至可见密密的灰尘杂质,难怪滑动不灵活了。先用纯酒精将滑动组件上的已含杂质的润滑油清理干净,然后再重新加上新的润滑油,然后重新试机,读盘恢复正常。

四、先软件,后硬件

先排除软件故障再排除硬件问题,这是电脑维修中的重要原则。例如WINDOWS系统软件的被损坏或丢失可能造成死机故障的产生,因为系统启动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如果存在损坏的执行文件或驱动程序,系统就会僵死在这里。但电脑各部件的本身问题,插接件的接口接触不良问题,硬件设备的设置问题例如BIOS,驱动程序的是否完善,与系统的兼容性,硬件供电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各部件间的兼容性抗外界干扰性等等也有可能引发电脑硬件死机故障的产生。我们在维修时应先从软的方面着手再考虑硬的。

实例解析――
一台电脑启动自检后,在屏幕上显示“No ROMBasic,System Halted”信息后死机,硬盘灯也长亮不熄。排除了硬盘坏道的原因,很明显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是硬盘的引导程序被破坏,造成系统找不到硬盘而死机。修复这种故障的办法很多。如大家可采用KV300,它能很轻松的解决硬盘引导区被破坏的故障,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大家可参考下KV300的说明文件笔者在此就不多话了,而如果你没有它那么也可用软盘启动电脑后在纯DOS状态下,执行特别的“FDISK/MBR”命令,它也可强行将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及结束标识覆盖在硬盘的主引导区上,但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命令有一定的危险性。
五、先清洁,后检修
检查机箱内部配件时,应先着重看看机内是否清洁,如果发现机内各元件、引线、走线及金手指之间有尘土、污物、蛛网或多余焊锡、焊油等,应先加以清除,再进行检修,这样既可减少自然故障,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许多故障都是由于脏污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自动消失。
实例解析 ――
一电脑在一次打开机箱安装一新显卡后,出现重新开机后显示器黑屏,机内喇叭发出连续的长声“嘀嘀”蜂鸣报警声。故障分析:机箱内喇叭发出连续的鸣叫,这是典型的内存报错故障。虽然说大家在拆机或搬动电脑时有可能并没有去动内存条,但是内存是个精密东东,它的大敌就是灰尘,而你的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机箱内就很可能铺上薄薄一层余灰,而和CPU靠得较近的内存更是最大的“受害者”,CPU风扇吹来的灰尘,很可能给你的内存上铺上厚厚一层,稍有震动灰尘就有可能掉入内存插槽里,引起局部短路或接触不良,造成起动电脑时显示器黑屏和机箱内喇叭报错。对于这种情况,你肯定应该先检查内存的安装情况,可用手先按几下内存再开机,看其接触是否变好,如还不行;那么你可以将内存取下,先将内存表面的灰尘打扫干净,然后再用小号细毛刷仔仔细细将内存插槽内清扫干净,然后重新插好内存故障一般就可排除。

六、先电源,后机器

电源是机器及配件的心脏,如果电源不正常,就不可能保证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也就无从检查别的故障。根据经验,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机中占的比例最高,许多故障往往就是由电源引起的,所以先检修电源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例解析 ――
一台15寸显示器出现无光栅无图像且能听见电源发出明显“吱吱”声的显示故障。故障分析:从故障现象分析来看电源电路,行扫描电路,主要负载电路有故障是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由于电源发出“吱吱”声表明开关电源已工作,因此表明开关变压器以前的电路基本无问题。首先用万用表检查五个输出端电压是否正常,结果发现电源滤波电容器C117的正极端为0V,而正常应为名5V左右,显然不正常,这表明其周边电路元器件存在短路或开路现象。使用测量电流的方法发现L105电流很小,进一步怀疑其前面的整流二极管VD106有问题,用替换法将其更换后故障排除。
七、先通病,后特殊
根据电脑故障的共同特点,先排除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常见故障,然后再去检查特殊的故障,以便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由面到点,缩短修理时间。
实例解析--一电脑在更换主板重新启动电脑后出现电源灯亮但系统不自检显示器黑屏的故障。打开机箱,仔细观察,发现CPU风扇正常运转,关掉电源后仔细检查板卡的安装,重点重新安装内存条及显卡,检查主板的相关跳线等情况,确认无误,遂采用“最小系统法”排除故障,去掉硬盘光驱等的连接线,只保持主板,CPU,内存,显卡的最小系统,开机后系统顺利开启。便重点检查光驱和硬盘的连接情况,当上好光驱后上述故障重新出现,难道是光驱没上好,该光驱单独接在IDE2总线接口上,笔者检查发现,该光驱连接用的IDE线接头上无防反插的凸块,难道是接反了?仔细一看果不其然,正确上好后系统正常起。

八、先外围,后内部

在检查电脑或配件的重要元器件时,不要先急于更换或对其内部或重要配件动手,而应检查其外围电路,在确认外围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配件或重要元器件。若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更换配件或重要元器件了事,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维修实践可知,配件或重要元器件外围电路或机械的故障远高于其内部电路。

㈧ 机械加工 实训报告 谁知道哪里有的啊 !!!

1课题名称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内容:
1.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4.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5.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6.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7.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6�1第10次印刷
8成果形式:
以论文的形式完成

㈨ 谁可以帮我写一份关于会计的调查报告谢了。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调查 通过这两天与公司高中层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的初步交流及现场调查,XX公司的管理状况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该公司是一劳动密集型公司,生产人员较多,有180来人,大都为初高中水平的技工,年龄也大都在20岁左右。素质不高,社会经验缺乏,甚至独立生活能力也不强。生产经理管理他们就象父母管理孩子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都需要细心照顾。但在编制上这却只是一个部门,这些工作全部需要由生产经理来管理。导致生产经理管理压力很大,也很辛苦,管理效率却不高。总的结果就是产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公司希望其平均人力成本在700元/人/月左右,而实际情况可能翻了一番。而生产能力却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公司希望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加强内部管理、调整考勤机制等措施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二、主要问题及初步建议
仅从公司生产流程的技术控制来看,流程是封闭和可控的,并没有很明显的大漏洞。但从整个体系来看,影响生产成本和管理效益的因素还是不少。从初步调查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受人员整体素质和年龄限制,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不足,特别是班组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员工管理困难,整体员工生产能力发挥不足。
解决方案建议:
a)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树立正确质量观:"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b) 建立建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包括宿舍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规范和管理人的行为。
c) 适当调整工资结构,降低一线工人工资水平(需要重新确定单位工资定价),相对提高班组长的工资水平,并与一线工人的产量、质量、管理绩效挂钩。达到整体工资水平下降,而关键岗位人员积极性提高的效果。有效发挥班组长的作用。
d)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
e) 保持适当的员工流动比率(当然不是员工辞职,而是公司淘汰辞退),形成竞争压力,优化员工队伍。
f) 与有关技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为他们提供实习场地和培训,招收适量实习生(不用付工资),建立良好的劳动力补充机制。

2、 设备陈旧,故障频繁,导致生产效率受损
生产线上的设备有不少是服役了2-4年,配置低档,零件老化严重,故障频繁。几乎是每天有设备需要维护,每周有设备需要更换零件,每月有设备需要报废。另外,当需要采购设备或材料时,采购周期长,采购物资质量不稳定,也造成部分误工甚至数据报废的。
方案建议:适当更换和升级关键设备,改进流程,保证生产需要。

3、 流程不畅,造成流程堵塞和生产能力不得已闲置。
虽然生产流程本身设计是封闭和可控的,但大流程仍然不顺。比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数据备份不及时,就会因数据堵塞而影响后面工序的停工。又如质量检验进度跟不上,不能及时验收时,也会产生数据堵塞。
另外,资源采集不能保证时,也会引起生产能力的闲置。

4、 材料流转管理混乱。
材料仓库管理混乱,存在分区随意、堆放混乱、标示不明,甚至很多材料根本没有标示等问题。
在生产线上,材料的流转应该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安排制作,但因为流程执行不严,可能出现难做的材料分配不下去,导致同一批材料不能及时收回。
另一方面,其中一道工序必须将材料分拆开才能进行制作,一直到最后的工序。经过多个工序后,这些材料本身容易损坏,造成最后重新组装困难,从而影响归还。
改进方案建议:改进流程,并加大执行力度。

5、 质量标准不成熟、不明确,引起生产和质量的磨擦和矛盾。
一方面,由于员工质量意识不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不严,产品质量依赖检验来保证,造成质检工作量增加。
另一方面,因为质量控制标准本身的不成熟、不明确,执行依赖经验化,造成由人为控制和把握的因素很大。但由于质检人员的水平和经验不同,对标准的灵活性、控制尺度的把握无法保持一致,造成质量控制与生产经常出现磨擦和矛盾。生产人员无所适从。
另外,生产部门与质量部门信息沟通不够,出现生产按老标准执行,而检验按新标准执行的脱节问题。
改进方案建议:加强生产人员质量意识,建立、建全并细化标准,理顺信息沟通流程。
6、 其它
各岗位的人员配置比例是否合理?需要对历史工作量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才能确定。
生产场地管理混乱:有晚上在生产场地睡觉、中午在生产场地用餐等现象。材料摆放不整齐,场地不整洁等。
三、需开展的工作及初步安排建议
1、 员工培训
按照公司"管理输出,生产外包"的思路,首先公司需要改变对目前员工的定位认识,他们将不再是普通的操作工人,而必须成为技术专家、班组管理专家,同时也是培训专家。我们必须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朝这个目标努力。另外,最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培训让员工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提高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
2、 管理流程理顺和再造。
包括三个方面:
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建全和细化;
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及其记录表格的理顺、建立和细化;
各项制度规范的制订和建全。
四、工作阶段初步设计
1、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可能分三个阶段:
一是激励鼓动阶段,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演讲形式;
二是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的操作性培训,形式上可能是分别交流、讲解或集中上课。视需要安排。
三是实施推动培训,在工作成果出来之后进行。形式包括集中上课和现场辅导。
2、项目实施阶段
工作阶段
阶段工作成果
详细调研阶段
制订详细的改进实施方案、设计形成初步管理体系、整个项目的时间计划、预算安排等。
设计理顺阶段
一个基本可执行的,包括制度、规范、标准、流程、表格在内的整套管理体系(初稿)。
审批和讨论阶段
对疑问进行协调、讨论,对初稿进行审核和批准。
修改完善阶段
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再次修订和完善,形成最后定稿。
实施推动阶段
审核执行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㈩ 求一篇关于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实习报告

1课题名称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内容:
1.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4.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5.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6.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7.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阅读全文

与机器设备调研提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