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最大的菌種生產廠家在哪裡
雪梅食用菌研究所
按正常操作程序,香菇菌絲發滿菌袋,並達到一定的生理成熟度時,人為調控其生長環境的通氣、光照、溫度及濕度等條件,使其料表氣生菌絲全部倒伏並分泌色素,料表色澤逐漸由濃白、淺白轉為淺棕直至棕色、棕褐色,最後形成一層集保溫、保濕、避光、抗雜菌等多重作用於一體的棕褐色菌膜,該過程稱之為轉色。轉色是代料栽培香菇正常的生理現象,只是在人工栽培條件下,人為強制性調控所需條件,使該過程加速罷了。香菇菌棒轉色的色澤深淺,菌膜的厚薄等,與出菇時間、出菇產量及菇品質量關系密切。一般條件下,轉色(質量)與出菇(水平)的關系,有三種基本情況:
第一種為正常轉色,符合要求。表現為菌膜厚薄適中、棕褐色、菌棒有樹皮光澤,富有彈性;其出菇表現為按時現蕾、菇蕾均勻,潮次明顯;菇體發育正常,產量高,質量優。
第二種表現為轉色過重。為深褐色至黑褐色,菌膜偏厚且硬,出菇時間較其生物特性明顯偏晚,其子實體偏大、蓋厚,質量上乘,但其產量僅有正常轉色的50%,甚至更低,嚴重時甚至難以出菇。 第三種為轉色明顯偏嫩。表現為菌膜薄、色澤淺棕或黃褐色,或形成較大的白色"花斑",該種情況則提前出菇,菇蕾集中且密集狀發生,菇體小且多畸形,總產量較正常甚至偏高,但質量低劣,菌蓋易開傘、色淺,市場價值很低;菌棒自身易衰老。
轉色管理
菌棒的轉色管理,按菌種特性有所不同,甚至差別很大。早熟菌株和武香1號、931等,一般是在接種後50-70天、中熟菌株如937、908等在80-100天,晚熟種如939等則在120天左右,甚至超過150天以上,個別的越夏菌株需要180-200天才進入轉色期,具體可根據其生物特性說明或出菇試驗來掌握轉色時間。
由於栽培的方向及模式不同,轉色管理可分為兩種方式,即脫袋轉色和袋內轉色。因為現在的生產大多是以取得花菇或優質厚菇為目的,故多採取袋內轉色方式。其基本管理如下:
1、打孔增氧:菌絲發滿後,基料內充盈菌絲體,其代謝量大為增加,通過打孔達到增加其內部氧氣、排除廢氣、提高代謝和散失部分水分的目的,為轉色管理的第一步。
2、促膜離壁:通過打孔、搬動等,促使塑膜與基料分離。對發菌時間短的早熟菌株,因自然離壁有困難,可在打孔時順便挑起塑膜,以利該處生出氣生菌絲。
3、碼垛通風:根據氣溫的高低,採取三角形或井字型碼垛,將菌棒碼高4-8層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間,又不使菌棒過分擁擠,並且碼起的袋垛中間有"自然拔風",有利於袋間和膜內的通氣。 4、調控溫度:根據季節的不同,適當人為調控垛內溫度,使之保持在15-25℃,低溫季節最低溫度也可調控在10℃左右。當垛內溫度達到25℃時,即應揭去覆蓋物,倒垛散熱,原則是"寧可低溫延長轉色時間,也不允許高溫燒菌"。
5、通風壓菌:在較合適的條件下,料表會很快長出一層細密的氣生菌絲,並開始分泌色素,出現淺醬油色的水珠,為轉色的重要信號。此時,可採取兩種措施。一是使用地下水直接噴淋,既為菌棒降溫,又可沖洗掉部分色素水珠,與此同時應加強通風,一般掌握噴水後2小時料表不粘手即可;二是倒垛,同時加強通風。
6、加大溫差:實踐證明,一定條件下,在盡量降溫的基礎上加大晝夜溫差,是促進轉色的主要措施之一。
7、干濕交替:該措施可通過噴啉冷水和加強通風等手段實現。噴淋冷水一方面給菌棒以較大的溫差刺激,促使其快速形成菌膜;另一方面可提高其濕度,通過加強通風等措施,即可達到干濕交替的目的。
8、光照刺激:適當的光照刺激是促進菌棒轉色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可調控光照強度在1000勒克斯左右,即比較明亮的光線;並且通過倒垛或轉換光線來源,使菌棒受到均勻的光照,達到轉色一致、整齊均勻的目的。
『貳』 在農村建一個小型的食用菌菌種廠需要哪些設備投資多少
食用菌菌種廠規格不同,產量不同,所以投資也不同,一般需要手提高壓滅菌鍋,中小型的高壓滅菌罐,常壓滅菌設施,接種箱或者超凈工作台,裝袋機等等。投資大約在1-1.5萬元左右。
『叄』 菌種生產需要哪些設備
(一)接種室 接種室為高度潔凈的無菌區,一般長寬各2米左右,高約2.2米(圖7-2)。牆頂裝紫外線燈和日光燈各1盞。地面光潔有下水道,牆壁用防水塗料或油漆刷白,便於沖洗消毒。接種室外間為緩沖室,其長度與接種室相同,寬1米。緩沖室牆頂也裝紫外線燈和日光燈各1盞,壁上有掛衣架。接種室和緩沖室的門均應為推拉門結構。
圖7-2 接種室結構示意圖
(三)蒸氣裝置 在蒸氣流上方的無菌區域范圍內接種,所需裝置式樣不固定,大多為加熱器、水壺和工作台組成,菇農可根據其原理隨意設置。加熱器大多為電爐,也可用煤爐。爐上置小口的水壺或水鍋,壺或鍋上方為工作台,檯面上有10厘米×20厘米的孔,檯面孔和壺口或鍋口緊密相接,使壺口(鍋口)產生的蒸氣集中從孔口噴出。接種前,先加熱壺或鍋中之水,蒸氣產生後,在孔口上方就形成了一個無菌區域,這時就可接種。接種時,將原種和待接菌種的瓶口對准台孔,再按常規法接種。
(四)接種帳 接種是菌種生產最關鍵的一道工序,而接種場所又直接關系著接種的成功與否。採用接種箱接種,缺點是其密封性能差、空間小而操作不便;接種室空間太大,致使消毒難以徹底,染菌率高。為解決此類問題,採用「蚊帳」式塑料接種棚,效果很好。
1.製作「蚊帳」式塑料接種棚用3米寬、5絲厚的農用塑料薄膜製做。接種棚的規格長3米×寬3米×高3米。製作起來極為簡便,先剪取13.5米長的塑料薄膜作為3米見方的接種棚圍牆,另取3米長的薄膜作為棚頂。然後用塑料封口機或電烙鐵將二塊薄膜沿邊封好,在棚的一側留有一條掩合的交接線,作為接種棚的門,供接種人員進出和通風排濕用,在接種棚四個頂角各系一條繩子,便於吊掛。這樣一個3米見方的類似蚊帳的塑料接種棚便製成了。
使用前先清理接種場地,再將接種棚吊掛起來,棚高2.5米,餘0.5米折向棚內。然後將冷卻的菌棒搬入棚內,沿棚壁堆放,將塑料棚折起部分壓緊壓實。棚中留一塊空地,供放接種桌和工作人員走動。准備就緒後,關閉接種棚進行消毒。接種完畢後菌棒可就地培養,用種塊直接封口,待菌絲團長到5~10厘米後再摘棚。每次可接1000袋菌棒,接種時間5小時左右。
2.效果 為了驗證「蚊帳」式塑料接種棚的接種效果,進行了「棚接」與「室接」的對比試驗,每個對比試驗的接種時間、地點、天氣、人員、消毒方法、菌種質量及原料配方相同或基本相同。結果表明,「蚊帳」式塑料棚接種2萬袋,發菌成品率達93%;而接種室接種2萬袋,發菌成品率僅84%,「棚接」比「室接」的接種成功率高9%。主要原因一是接種棚大小適宜且密封性能好;二是環境比較衛生,每次接種前便對接種棚進行一次清洗或翻曬,而且菌袋就地培養,不容易破損污染。同接種室(箱)相比,接種棚具還有如下優越性:
(1)成本低 製作一個「蚊帳」式接種棚只用三十幾元錢,是接種箱的1/5,而且製作簡單,一般可連續使用三年。
(2)勞動效率高 一般接種箱每小時僅接25個菌棒左右,接種棚每小時可達50棒以上,而且就地培養發菌,不再用其他東西封口,節省了許多勞力。
(五)培養室 接種後的瓶(袋)需要在適溫條件下培養。為提高建築面積的利用率,室內可設置菌種架。架數、層次、層距等的設計除考慮培養空間的利用率外,還應顧及擺放瓶(袋)及檢查的方便性。床架可以是竹木結構,也可以用角鋼製作。架上鋪以木板或塑料板,以便擺放菌種瓶(袋)。架子的大小規格,依房間大小而定。中間擺放的床架,寬度為1.2~1.4米;依牆擺放的床架,寬度0.7~0.9米即可。床架的層數視菇房高度而定,一般5~6層,每層相距0.5米左右,底層距地面0.3米,頂層距屋頂至少1米。為了便於調溫、調濕、換氣,培養室應設地窗並安裝空調。地窗設紗窗,保溫時關閉,換氣時開啟。發菌期保持無光培養,檢查時採用手持式工作照明燈或開日光燈。
(六)泡沫塑板菇房 在灰樹花生產中,菇棚是其主要栽培設施,普遍使用的有磚牆結構的改良式菇棚、半地下式土菇棚、竹木結構塑料棚、簡易遮陽小拱棚等,這些設施雖然成本較低,在生產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存在一些問題,如保溫、保濕效果不理想,不容易調節;雜菌污染嚴重,特別是粗糙的牆壁、地面及屋頂,病蟲不易徹底消除,且由於常年潮濕、竹木架、葦箔易爛腐朽,石灰或泥土牆壁易脫落,棚室的使用壽命短。
針對傳統菇棚存在的各種問題,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研製開發出塑料覆蓋鋼管骨架新型菇房,在北京通縣、湖北武漢等科研及生產單位實驗驗證,該菇房保溫、保濕、通風等效果良好,其環境條件能滿足各種灰樹花的生長要求,收到顯著效益。
1.菇房結構 是以鍍鋅鎳薄壁鋼管組成骨架的裝配式菇房,頂部是拱形,採用各種專用卡具及部件連接安裝。菇房長度10~15米,跨度6米,肩高2.4米,拱頂高3.2米。菇房走向為南北向,東西長,南北兩側設通風窗及排氣地窗,安裝換氣扇,拱頂設天窗,門安置在東邊山牆上。整個結構組裝方便,基本構件均在工廠製造生產。地基用角鋼及鐵絲將鋼管骨架底腳連成一體埋入土層,以保證抵抗風載的向上力或雪載的向下壓力。菇房地面抹水泥。菇房覆蓋材料為三層,外層及內層為塑料薄膜,中間一層為泡沫塑料板,用專用卡具固定在骨架上。覆蓋材料可使用8年以上,骨架可使用10年以上。
2.菇房性能
(1)保溫隔熱性能良好,冬暖夏涼 12月中下旬,在北京測試結果,外界氣溫-7~-15.5℃時,菇房內6~10℃,而普通磚結構菇棚為0~5℃。7月中旬,當外界最高氣溫34℃時,菇房最高26℃,普通菇棚最高31℃。如果在冬季寒冷天氣適當增溫,炎熱季節適當降溫,可以周年栽培灰樹花。
(2)保濕性能良好 根據不同天氣,每日在菇房內噴灑水1~2次,能保持80%~95%的空氣相對濕度,而且保濕時間比普通菇房持久,便於調節。
(3)菇房溫度比較穩定 在密閉門窗的情況下,晝夜溫差明顯小於普遍菇房,適宜培養菌種及恆溫結實的灰樹花。
(4)通風換氣、降溫排濕效果好 由於菇房設有對流窗口,室內空氣新鮮,同時利於調節溫、濕度。
(5)菇房內光線充足 由於可拉簾能進行光線強弱的控制,散射光分布比較均勻,利於灰樹花發育及其色、香、味的生成。
3.菇房應用
(1)溫度管理 在春秋兩季,菇房內的自然溫度基本符合灰樹花生長發育的條件。在進行夏季反季節栽培,可利用降溫措施滿足灰樹花的發育條件,如在棚頂覆蓋遮陽網降溫,室內採用風機強制通風,有條件的地方可安裝濕簾系統進行降溫,效果更為明顯,可保持室內25℃以下的溫度條件。冬季可以採取加溫的方法提高菇房內溫度,保持在15℃左右。
(2)濕度管理 新型菇房保濕效果明顯,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根據室內具體濕度變化情況及天氣狀況進行管理,在陰雨天不噴水,晴天每天噴1~2次水,結合通風,以防濕度過大而爛菇。
(3)通氣管理 在自然溫度適宜灰樹花生長的季節里,門窗經常打開,室內空氣比較新鮮。在夏季防高溫高濕,每次噴水後或陰雨天要加大通風量;冬季生產由於需要保溫,通風次數相對較少,但要保證菇房內空氣新鮮。要注意通風透氣,利用地窗及天窗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10~15分鍾。
(4)新型菇房合理利用 在人力、物力、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季節選擇不同溫型的種類和品種,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力爭多收。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栽培品種搭配,盡量選擇緊俏、經濟價值高、宜鮮宜乾的品種。如進行灰樹花—金針菇的周年生產,亦可用做菌種或栽培袋的發菌庫。
『肆』 建一個小型的食用菌菌種廠需要哪些設備
一個小型的菌種廠需要有手提高壓滅菌器,接種箱,高壓罐或常壓滅菌灶。恆溫箱版(也可自製),冰權箱,培養室,培養床架。如果有條件,還應該有拌料機,裝袋機等設備。其他的小型的有天平。量杯,試管,酒精燈等實驗室設備。
『伍』 中國養殖發酵床菌種正規廠家
北京百豐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第一家獲得發酵床技術專利的企業
發酵床用4-5年都沒問題
『陸』 菌種生產需要什麼條件和設備
需要的設備很多。高壓鍋,超凈工作台,
『柒』 蘑菇生產應有哪些主要的生產設備
(1)菌種生產設備①滅菌設備:常壓蒸汽滅菌灶有磚砌、鋼板焊制和活動式的常壓蒸版汽滅菌灶,每鍋滅菌權的蘑菇菌種容量在2000袋(瓶)左右。高壓蒸汽滅菌鍋由專門壓力容器生產廠家生產,容器壓力必須達到3.92×105帕。
②接種設備:接種箱,用於菌種生產的接種和小批量菌袋接種。凈化工作台,用於實驗室接菌,必須安放在專門固定的清潔房間。配套接種工具,如接種針、接種勺、消毒葯品、酒精燈等。
③培養設備:培養架,在培養室內用於增加培養量。培養室,培養菌種或菌袋的菌絲體。培養箱,實驗室少量實驗品的培養。溫控設備,空調器,調節培養室溫度。
(2)生產管理設備。工具有鏟、耙、皮管、磅秤、水桶等;噴水、注水設備有噴霧器,高壓噴水器等。
(3)加工設備①保鮮菇加工——冷庫,包裝機及配套工具、用品。
②速凍加工——速凍冷庫及配套生產線、工具、用品。
③鹽漬加工——蒸煮鍋、分撿機、浸菇池、包裝桶及配套設備。
④干菇加工——烘乾機(房)、切片機及配套工具。
『捌』 種植蘑菇需要哪些設備/哪家好
(1)、 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農作物的秸桿(如稻草、麥草、玉米桿、油菜桿等)、農產品加工的副產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糞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
二、配方。(以0.25畝種植面積,凈播1000平方尺為計量單位)。
原 材 料 單位 數 量 原 材 料 單位 數 量
菌 種 瓶 100 農家肥 擔 40-50
干稻(麥草) 斤 3000-3500 尿 素 斤 20-25
蘑菇專用肥 斤 200 石 灰 斤 50-80
油 枯 斤 200-250 菌 膜 斤 18
其中無尿素,可用n、p、k為15-15-15的復合60斤,或n、p、k為13-5-7的復合肥120斤替代。
(2)、 堆料發酵
1、堆料時間:最遲應在9月10日前。水稻收獲後,及時搶晴天曬干稻草,盡快、盡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決定宜種菇的稻田內建堆。料堆寬2m,高1.5m,長度不限。一般100瓶菌種的料可堆長約8-9m。技術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爛稻草堆制。堆料頭一天,稻草要充分預濕,建堆前,蘑菇專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勻。千萬注意:不能將尿素與石灰混和。在建堆時,先鋪稻草,並將草棚改散,再潑糞水,後撒配料(輔料)。每層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層。料堆頂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進入。料邊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細腰,必須堆制規范,以利發酵。
3、翻堆:堆漚時間22-25天,翻堆要求:必須將培養料上下、生熟翻勻,做到內往外翻,四周往中間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勻堆直。第一次翻堆時,邊翻堆邊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將石灰化入水中,潑在料上。建堆規格:第1-2次翻堆,料堆寬應每次縮窄10㎝;第3-4次時,每次放寬10㎝,其高度不變,長度縮短。培養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緊一把稻草指縫間滴水滴數計算,建堆時約15-20滴,第一次翻堆時10-15滴,第二次翻堆時5-7滴,第三次翻堆時4-5滴,第四次翻堆時3-4滴。設置排氣孔要求:從翻堆第三次開始,在料堆的正中應設兩排間距為1m×0.8m,直徑10㎝的排氣孔,以改善通氣狀況,利於發酵和排除氨氣。料堆好後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緊握,指縫間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間。
(3)播種
1、種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開廂。搭建棚架的標准:以100瓶菌種為例,可建一個棚。棚寬10m,長15m,可開7-8廂,或建兩個棚,棚寬8m,長10m,可開6-7廂。每廂之間留走道,兩邊的邊廂寬50-60㎝,廂埂寬10㎝,除掉廂埂,凈廂面寬40-50㎝,中間廂面,凈廂面寬110-120㎝,走道寬40㎝。棚架頂端高度為1.7-1.8m,凈播面68-70%。如只建一個棚的,應在棚中間頂端開排氣孔(天窗),不少於兩個,每個排氣孔直徑30-40㎝,排氣囪高1.1-1.2m。大棚用專用黑膜覆蓋。兩頭留可進出及通氣的門,並掛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於播種前一天採用干凈的籮篼挑運到已開好的廂面上,將料堆成紅苕埂。播種時,將料抖松、拌勻、抖平,按廂規定寬度,使培養料在正常松緊情況下,厚度為15-18㎝,一般厚度不低於12㎝,不超過20㎝。培養料越薄,產量越低。培養料太厚,又造成浪費。
4、播種
①播種前菌種處理:掏種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敵敵畏,按葯:水=1:1的比例,進行菌種熏蒸,以防止菌種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種前要用高錳酸鉀水溶液,對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種所用工具和盛裝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種掏出後,分成黃豆大小顆料,不可揉搓。
②播種方法。根據每廂面積,分廂定量播種,先掏一半播種後,再掏另一半播種封面。具體方法:象撒穀粒一樣,將菌種按廂均勻地撒在料床上。菌種要撒播均勻,第一次播種後,用草扒勾勾輕輕打料床,讓部份菌種抖落在二層培養料中,同時再將另一半菌種均勻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並用草扒背面輕拍床面,保證床面平整。
③加蓋清潔的報紙。播種後最好在料床表面覆蓋報紙,播一廂蓋一廂,以利發菌。
5、播種後管理。播種後的管理重點:通風、降溫、保濕、防雜菌和補種。
(4)、 覆土
1、覆土時間。掌握覆土時間的原則:「料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料」。即播種後,菌絲往下吃料2/3時,不論播種時間長短即可覆土;播種後10天左右,最遲不超過15天,不論菌絲吃料深淺與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將走道上的表土鏟掉,用二層土挖翻扦細,邊挖邊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細,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鴿蛋。覆土厚度4-5㎝。土壤干濕度以含水量50-55%為宜,即「捏得扁,搓得圓,不粘手或略粘手」為宜,土料偏干偏濕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料採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記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處理。覆土前料床要鋪平,覆蓋報紙的應揭掉報紙,用克霉靈2兩、敵敵畏2兩,兌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勻噴霧滅除雜菌,一般100瓶菌種的菌床面積噴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後管理。管理的重點是通風,保溫,保濕,防雜菌。白天揭開兩頭薄膜通風,晚間關上。如遇氣溫偏高,晚上可不關;如遇氣溫低,白天也可不揭膜。如果土層偏干,可少通風,多保濕,確實遇乾旱天太乾的,可用清水噴霧床面,保持覆土層濕潤。如果土層偏濕,又遇澇災,則要多通風,少保濕。如土層出現雜菌,可用克霧靈兌水噴施中心病團。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時,在菌絲扭結,菇床普遍出現豌豆大小菇蕾時,可少量噴施清水,到1-2天後,菇蕾有胡豆大小時,應增加噴水量。一般采菇後,除雨天外,均可噴水,特別是晴天,采後更應噴水。噴水的技術很重要,不能多噴,也不能少噴。具體標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濕噴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為標准,而以菇齡為標准。一般可見豌豆大小幼菇到採收時間:前3潮,2-3天可採收,4潮後,氣溫較低,3-5天採收,元月後,5-7天採收。但11月份高溫時節,一天要采兩次以上。總之,堅持「采嫩不採老,采早不採遲的」原則。
采菇方法:前3潮採用左右旋轉扭菇法,第4潮後採用扯菇法。
采菇處理:採的菇要輕拿輕放輕運。邊采菇邊用刀將泥腳切掉,並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腳。
『玖』 食用菌機械哪家好,我想購買食用菌裝袋機。
南方和北方都有生產食用菌機械的廠家。可以就近選擇購買。不知你是哪個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