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伺服驅動器的電子齒輪比,怎麼算
你得了解齒輪比的概念先,首先為什麼要有電子齒輪比? 因為傳動裝置(這里用絲桿代替)的比例是不一樣的, 但是脈沖當量卻是一定的。
一般常用的比如數控系統的脈沖當量是0.001。這個時候發一個脈沖,絲桿要帶著托板走0.001.這就是脈沖當量的概念。
假設是普通的國產伺服驅動,2500線加4倍頻得到10000線。就是說電機接受到10000個脈沖就轉一圈。那麼,按照上面說的脈沖當量,得到10000個脈沖走的實際距離應該是10mm,也就是電機轉一圈,上位機需要得到的距離應該是10mm。但是絲桿有很多規格,4 5 6 8 10 都有可能。這個時候就需要電子齒輪比來把絲桿的螺距轉化為10。
所以一般10的絲桿是1比1 如果是5的 那就是2比1 放大一倍。其他以此類推。
這是一個我個人描述的原理。沒有什麼公式。但是我覺得不管什麼場合,都能根據脈沖當量和機械的數據來推斷出一個適合的公式。
我剛學校出來的時候,也被這個概念卡了很久,因為涉及到的東西其實很多,不是簡單的代代公式就能理解的。
打了那麼多心得, 忘採納。
⑵ 機械齒輪傳動比計算
這是求定軸輪系的傳動比,很容易,傳動比=從動輪齒數的連乘/主動輪齒數連乘。
⑶ 怎樣計算電子齒輪比
電子齒輪比是通過更改電子齒輪比的分倍頻,來實現不同的脈沖當量。
伺服系統的精度是編碼器的線數決定,但這個僅僅是伺服電機的精度。
在實際運用中,連接不同的機械結構,如滾珠絲杠,蝸輪蝸桿副,螺距、齒數等參數不同,移動最小單位量所需的電機轉動量是不同的。
電子齒輪比是匹配電機脈沖數與機械最小移動量的
舉個例子:
車床用10mm絲杠,那麼電機轉一圈機械移動10mm,每移動0.001mm就需要電機旋轉1/10000圈
而如果連接5mm絲杠,且直徑編程的話,每0.001的移動量就需要1/5000轉
這個是電子齒輪的作用。
這和FANUC的柔性齒輪比式一樣的。
⑷ 帶同步齒輪的電子齒輪比怎麼計算
24/30
⑸ 伺服電子齒輪比怎樣計算
已知編碼器解析度131072,脈沖頻率200Khz要使轉速達到3000r/min求電子齒輪比。
脈沖介面的最大頻率是200KHZ,對應最大轉速3000轉每分,這樣的設定能使定位模塊發揮伺服的最高速。
代入以下公式:
馬達轉速(3000rpm) / 60 = 脈沖頻率(200000Hz) * (分子/分母)/ 伺服解析度(131072)
約分下來電子齒輪分子 4096 ,電子齒輪分母 125。
這樣的設置結果4000個脈沖轉一圈,200Khz的頻率對應3000RPM的轉速。
將伺服馬達編碼器的解析度設為分子,馬達轉一圈所需的脈沖數設為分母。
如果再裝減速器的話,PLC原來所發脈沖數再乘以減比。
(5)機械手同步帶輪電子齒輪比計算擴展閱讀:
舉個例子:
伺服馬達編碼器的解析度131072,我設計為PLC每發一個脈沖伺服馬達轉0.5度,那麼伺服馬達轉一圈(360。)需要720個脈沖。
電子齒輪就設為 131072 / 720 化簡分數後為 8192 / 45 這樣PLC每次發720個脈沖伺服馬達轉一圈。
如果還想接個減速器,舉個例子接個減比為5比1的減速器時,原來電子齒輪所設分數不變,PLC原來所發脈沖數再乘以5(720*5=3600),即現在伺服馬達轉一圈PLC發3600個脈沖就可以了。
簡單的說,比如說電子齒輪比是1(系統默認),脈沖當量是1mm(就是物體在你發1個脈沖時運行的距離,注意是控制脈沖,就是你PLC發給伺服放大器的脈沖),當你把電子齒輪比改為2時,對應的脈沖當量就變成2mm。
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伺服電機旋轉時,速度表現重於精度表現時候,希望將電機速度性能完全表現出來;而對於旋轉解析度要求較低的時。
⑹ 這個電子齒輪比如何計算
線性比是多少?你要告訴我,要不怎麼計算?
⑺ 伺服電子齒輪比的計算
脈沖介面的最大頻率200KHZ,對應最大轉速3000轉每分,這樣的設定能使定位模塊發揮伺服的最高速。
馬達轉速(3000rpm) / 60 = 脈沖頻率(200000Hz) * (分子/分母)/ 伺服解析度(131072)
約分下來電子齒輪分子 4096 ,電子齒輪分母 125
這樣的設置結果4000個脈沖轉一圈,200Khz的頻率對應3000RPM的轉速。
絲杠轉一圈正好是10000個脈沖。編碼器的解析度是每轉2500個脈沖。就是這么算出來的,1毫米等於1000微米,10MM的絲杠你這個系統可以精確到微米。
(7)機械手同步帶輪電子齒輪比計算擴展閱讀:
大齒馬達齒=外齒比,差速的齒輪傘齒=內齒比,外齒比X內齒比=齒比,一般內齒比是固定的,所以改變齒比一般會換大齒或者換馬達齒。大齒不變,馬達齒加大,齒比變小,反之增加。馬達齒不變,大齒減小,齒比變小,反之增加。齒比越小,直道尾速快,但是扭力小,起步慢齒比越大,直道慢,扭力大,起步快。
正確的齒輪比是要根據馬達的T數,賽道的抓地力,場地的大小,彎道的特性要不斷測試來選擇。既要起步快,也要直道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