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設備 > 蘇聯工程機械圖片

蘇聯工程機械圖片

發布時間:2021-09-05 16:30:38

❶ 49年過去,才知道蘇聯挖穿地球,挖到12262米停止的原因是什麼

每一座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優勢,本來不應該互相之間隨意進行比較,但大多數國家還是想在國家發展問題上達成統一,最後就會選擇用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來作為綜合國力的衡量目標,進行對比和總結。然而,正如那句俗語所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國家想要增強自己的科技實力,也是要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要有相輔相成的經濟條件,然後才能做到。

反之,如果在自己的統治還未鞏固,經濟實力沒有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前,還是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科研備戰上,這最終只會造成錯誤的結果。譬如當年的蘇聯一心想跟美國之間進行王者爭霸,強調自己的霸主地位,最後卻選錯了方式,導致自己的經濟被拖垮,這不是一日之思,也不是事後諸葛,且聽我慢慢道來吧。

探索世界是非常有必要的,地心鑽孔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但其間也要經過周密的盤算和計劃,才能最終得到一個不錯的成果,而不是說一時莽莽撞撞,大膽設想,就可以不受轄制,一往無前,蘇聯顯然就是因為沒有經過精密的籌劃,沒有對未來有所預測,最終才導致錯誤結果的發生,拖垮了一個本該長盛不衰的大國,讓人感到惋惜不已。

❷ 幫忙詳細介紹一下蘇聯地球望遠鏡工程(科拉半島)

這個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已銷聲匿跡了很久,怎麼被你翻了出來?我慢慢寫,你慢慢看!

計劃概況
地球望遠鏡計劃,在1960年到1962年間,太空競賽期間經濟利益與國家自信心結合,促使前蘇聯科學家計劃鑽出一個「俄羅斯超深鑽探(Russian Mohole)」,這樣做是為了趕在美國鑽探項目之前到達地殼與地幔之間的界面即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Mohole一詞即由莫霍洛維奇(Mohorovicic,最早發現地殼與地幔之間界面並命名的克羅埃西亞科學家)和hole(洞,鑽洞,鑽探)一詞共同組成,意為莫霍鑽探,超深鑽探。這個最初目標確定後,前蘇聯便在人跡罕至的帕欽加地區鑽出有史以來最深的洞,洞深超過7英里(約11.2公里)。
計劃背景
五十年代初期,當時蘇聯和美國這兩大敵對陣營,受冷戰思維支配,將大量財力物力投入到無休無止的戰備競爭當中,軍事科研也以近乎畸形的速度突飛猛進,雙方竭盡所能開發各種戰略資源。
當時的蘇聯有一項代號「地球望遠鏡」的秘密計劃。蘇聯國土的南部和東部幅員遼闊,環繞著山嶽地帶,天然洞窟和礦井極多。為了比美國更早掌握地底蘊藏的豐富資源,以及人類從未接觸過的未知世界,蘇聯人在一塊天然盆地內的干谷中,動用重型鑽探機械設備,秘密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挖掘。
計劃成果
這一工程耗時將近二十年,他們挖出的洞穴,垂直深度達到一萬三千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已知洞窟。因為涉及高度軍事機密,所以「地球望遠鏡」計劃始終都在絕對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內幕。
人類設計出了天文望遠鏡,可以用肉眼來窺探宇宙星空的秘密,但是人的眼睛卻不能穿透地面,所以才將穿透地層的深淵,稱為「地球望遠鏡」,可以藉助它來直接觀測地底物質。
根據地下深度不同,物質組成也完全不同,並不是一磚到底的全是泥土岩石。概括而言,大致有三層區域,最外部稱為地殼,深處是地幔的中間層,地幔里邊裹著地核。
俄羅斯超深鑽探(Russian Mohole)
前蘇聯時期曾經鑽探過一些超深井進行地質研究。本集介紹的照片為前蘇聯最深的超深井的鑽探過程。該井位於科拉半島,鑽探深度達到了12,262米。在鑽探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這是繼蘇聯空間站、深海勘探船之後的第三大科研成果,一直是俄羅斯科學家的驕傲。
勘探工作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中只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得以到現場參加此項研究工作。所有參加此項鑽探工作的人員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間的月工資水平達到大學教授一年的年薪。鑽井現場成立了十六個實驗室對岩心進行研究。整個研究計劃是在前蘇聯地質部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科拉超深井的鑽探工作終止於1994年。到1983年,該井的鑽探深度已經達到了12000米,為此,決定停止進一步鑽進。最後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間進行的,花了整整十年。停止鑽進的官方理由是經費不足,而內部人員透露,真正的原因是井內有一些超自然的現象出現。鑽井技術人員向記者保證,根本不存在經費問題;由於有「妖魔」從井底出來,鑽探工作不得不停止進行。
人類向自己腳底下探索要遠難於向頭頂上探索,人類已經可以到達太陽系的邊沿,但很難打一個超過三千米深的深井。超過三千米深以後往往會出現一些難以置信的奇怪現象,鑽頭會融化到地下某些非常熱的物質中,雖然鑽頭的熔點幾乎等於太陽表面的溫度,有時候鑽頭被墜了下去,拉出來的只剩下鋼絲繩。更可怕的是,人們會聽到從鑽孔中傳出來的嚎叫聲以及尖叫聲,這種現象根本無法用科學來進行解釋。
1970年代人們已經獲取了月球的地面岩芯樣品。經分析後科學家發現這些樣品的組成與地球三千米深的岩芯樣品的組成非常相似。就好象月球是從科拉半島三千米地層深處蹦出來的一樣。
當鑽探的深度到達接近13000米時,從鑽井中傳出來了奇怪的聲音。由於對這種奇怪的現象感到好奇,研究人員向井中放入了一個耐熱的話筒;同時還放入了其它類型的感測器,錄下了非常奇怪的象「人的吼聲」一樣的聲音。但是在現場的人們發誓說,聽到的聲音就像地獄中罪人的呼叫;隨後,突然聽到一聲自然界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強烈爆炸聲。自此之後數天里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響,現場研究人員回憶說。
整個鑽探計劃所花費的經費與其獲得成果相比是微乎其微的。當鑽探深度達到9500米時,鑽頭鑽進了一個含有黃金和鑽石的地層。取出的岩芯經分析表明,金含量居然高達80克/噸。要知道金含量達到4克/噸的金礦層就具有商業開采價值,地球表層中很少能找到金含量超過10克/噸的礦層,相比之下這里幾乎是金子的寶藏。
所以說,即便那裡是地獄,我們也值得花費終身的精力往下繼續鑽探,那裡確實是一個鑲滿了黃金和寶石的罪人的寶庫。

❸ 2戰蘇聯坦克介紹(帶圖最好)要全

蘇聯二戰時主站坦克是T-34。其特點是火力強,射程遠,精度高,結實耐用,便於修理,是在庫爾斯克坦克大戰中打出威風,擊敗了坦克強國德國。

❹ 誰有紅警2的一張圖片,就是蘇聯步兵界面名稱換了,什麼機械工程,電

還是有對方的步兵 礦車之類的 這個關卡是要求消滅所有單位
注意點就是拆光所有建築後對方礦車會貼著地圖左邊的樹木前進 在地圖上一個小藍點會被無視掉的 然後就是海軍 對方應該有8到9艘驅逐艦 注意是不是漏了
樓主打的時候先不要拆掉建造廠 先把坦克集結在礦場周圍先消滅礦車再拆建造廠

❺ 蘇聯277工程,279工程,770工程坦克的圖紙或者三視圖,謝謝, 急需!!!

1958年,科京設計局還在T-10M和ИС-7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炮塔更大,採用圓滑外形鑄造車首(有點象M-48坦克)的277工程重型坦克。277工程坦克乘員4人,車體為全鑄造式,戰斗全重55噸,增加了1對負重輪和1對拖帶輪,在第1、2、7、8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它的炮塔為液壓驅動,主武器是1門威力強大的M65 130毫米火炮,有輔助輸彈系統,備彈35發(一說26發),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射速3-4發/分。130毫米穿甲彈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板。。M65火炮有「雷暴」雙向穩定器,炮長擁有一具ТПД-2С測距儀。火炮的右側有一個紅外大燈,通過連桿裝置隨動於火炮。車長指揮塔上有1個小一些的紅外探照燈。炮長有一具ТПН 夜間瞄準具。最值得注意的是,277工程坦克裝備了炮長三向穩定瞄準器。和雙向穩定瞄準具相比,三向穩定瞄準具在傾斜方向也進行了穩定。但這樣以來,大大增加了穩定器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降低了它的可靠性。況且在傾斜方向實施穩定的意義也不太大,在後續的蘇聯坦克和世界其他各國研製的坦克,都沒有採用三向穩定的瞄準具。277的炮塔也被安裝在279工程重型坦克上。277工程的副武器是1挺14.5毫米КПВТ並列機槍。277工程的發動機為1台功率強大的海軍船用M85012缸V型機械增壓柴油機,功率為1090馬力(800千瓦),動力傳動裝置則和T-10M的類似。277工程還配備有三防系統,滅火裝置和潛渡裝置。277工程坦克於1958年生產了2輛樣車。

❻ 這張俄語圖片上的字怎麼翻譯工程機械類的。

1, 參考尺寸
2, 材料的計算收縮率---0.6%
3, 標記:ПР-1066, А版ХСА757552, 重量241公斤
4, 壓模在大修前的計算權壽命:56000個零件
5, 對冷卻系統進行密封性檢查試驗--- 0,6兆帕水壓試驗,試驗中不允許有漏水情況
6, 加熱功率:靜止---1100 瓦
7, 其他技術要求參見GOST27358-87標准
這是一個壓模機裝配圖的說明

❼ 蘇聯一共有幾個建造航空母艦的船塢

據俄羅斯「紐帶」新聞網報道,俄羅斯北德文斯克「星火」造船廠總工程師奧列格-弗羅洛夫日前表示,俄羅斯將在北德文斯克建設一座用於建造航母的干船塢。弗羅洛夫指出,根據項目計劃,新的船塢的尺寸為420х100х14(米),其將在「星火」造船廠建造,為期七年,總投資將高達97.39億盧布,其中國家撥款預計為88億盧布。新的船塢將設立起重量高達1500噸的大型起重機,同時還將建立一套運輸系統,可從「北方」機械製造廠和「星火」造船廠船塢運送大型建設部件。據悉,即將建造的船塢將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船塢,其將彌補因蘇聯解體而遺留在烏克蘭境內造船廠導致的造船能力損失。新的船塢內將可建造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船隻,其中包括航空母艦、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漂浮平台以及大型油輪等。北德文斯克目前集中了俄羅斯軍工造船業絕大部分生產能力,這里正在建造和維修俄海軍大多數戰略和多功能核潛艇,北德文斯克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其位於俄羅斯的內海,距離俄羅斯海軍最大的艦隊——北方艦隊的駐地不遠。據悉,俄海軍和國防部官員此前曾多次表示,俄羅斯計劃在2010年後建造3至4艘航母。今年2月24日,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馬索林上將強調,航母對俄羅斯海軍至關重要,並宣稱未來10年俄羅斯還將再建造1至2艘新航母。 俄羅斯目前在役的航母僅有1990年代替「基輔」級航母服役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1143.5/6型),曾在2004年中進行過大修,由於俄海軍經費緊張,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停在軍港內。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2號艦「瓦-良格」號在1993年建造接近完工時由於缺少資金被迫停工,後被出售給國外民間公司。

❽ 蘇聯T系列坦克的獨立新生

蘇聯解體前後,由於經濟危機,研究經費極度缺乏,坦克發展幾乎陷於停頓狀態。烏克蘭獨立後,莫洛佐夫坦克設計局的景況並沒有得到立即改善,大規模縮減國防經費使莫洛佐夫設計局得不到定單維持生產,老化的生產設備無法得到更新,這種局面持續了數年。為了保持坦克生產線的開工率,至少是低速的生產。設計局不得不將許多生產軍品的車間推向了民品市場。經過數年努力,莫洛佐夫設計局保住了它在坦克設計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開始不斷沖擊國際市場。
1993年,莫洛佐夫設計局在巴基斯坦作了T-80UD主戰坦克的演示。演示非常成功,隨後T-80UD主戰坦克成為巴基斯坦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競爭者。1995年夏天,2輛T-80UD坦克交付給巴基斯坦,由後者進行廣泛的測試。測試工作持續了2個月,包括火力測試和行駛測試。1996年8月,巴基斯坦與烏克蘭簽署了購買320輛T-80UD主戰坦克的合同,交付期限為1997-1999年,這筆大訂單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莫洛佐夫設計局在經費上的困難。但是由於大約70%的主戰坦克部件不得不從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進口,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聯合企業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因為俄羅斯國內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他們不贊成向烏克蘭出售必需的坦克部件。為了完成與巴基斯坦的合同,烏克蘭國內坦克製造企業(主要是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聯合企業)憑借著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經驗,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坦克生產體系,使絕大部分坦克零部件都可以在國內完成。為巴基斯坦生產的T-80UD坦克以每年100-110輛的速度下線。第一批15輛坦克於1997年初交付,最後一批在1999年11月交付。
1993年,莫洛佐夫設計局開始在T-80UD主戰坦克基礎上研製T-84主戰坦克。項目總工程師是米哈依洛·D·伯里休克,他在1990年接管了莫洛佐夫設計局並領導後者至今。
第一輛T-84坦克原型車在1994年完成,設計局和烏克蘭陸軍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對其進行了嚴格測試。最終,1999年,烏克蘭陸軍采購T-84主戰坦克作為陸軍制式裝備。2000年8月24日,10輛T-84主戰坦克參加了烏克蘭獨立10周年閱兵式。
T-84坦克也大量用於出口,其中1輛參加了1998年在希臘、2000年在土耳其和馬來西亞進行的與西方坦克的對比測試,這三個國家都需要進口大量主戰坦克以滿足其陸軍對新一代坦克的需求。
1998年在希臘進行的測試在當時是一個獨特而值得紀念的事件,因為這是前蘇聯T系列坦克完全按照北約主戰坦克測試標准與北約最好的主戰坦克一起同場競技,這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在對抗測試中,T-84坦克在北約同行們面前表現相當良好。但是,測試仍然暴露出T-84主戰坦克在新技術運用上顯得落伍。測試中得出的教訓使T-84坦克的設計師們在此後一直致力於研製集中了西方和前蘇聯坦克優點的更先進的方案。由於設計上的重大改進,T-84U主戰坦克具備了與西方最先進坦克抗衡的能力。
莫洛佐夫設計局在打入國際主戰坦克市場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開始嘗試在其T系列坦克上安裝北約武器系統。這意味著要使T系列坦克適應北約標准,至少在武器和彈葯方面如此。莫洛佐夫設計局的工程師們接受了這個挑戰,雖然這的確是對他們能力和經驗的一個考驗。設計工作最後獲得圓滿成功,帶來的結果便是T-84坦克的一種特別衍生車型——Oplot(T-84-120),安裝了北約120毫米滑膛炮以及旋轉式自動裝彈機。T-84-120在2000年4月完成了公司的內部測試後被送往土耳其,2000年6-7月間接受了土耳其陸軍的特別測試,土耳其人將其稱為Yatagan。土耳其的測試採用了以往國際測試的幾乎所有標准,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測試持續4周,地點是在小亞細亞的群山中,測試坦克在冬季嚴寒條件下的性能;第二階段場地測試主要檢驗坦克的行駛性能,時間在春季,持續了1個月左右,測試內容包括蛇形機動、原地轉向、加速性能測試等。第三階段野外測試持續2個月,在夏季進行,主要檢測坦克火力。測試顯示T-84主戰坦克能夠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有效完成任務。
由於T-84坦克越來越復雜的設計迫使莫洛佐夫設計局研製高效的計算機模擬訓練系統。莫洛佐夫設計局在這個領域的第一次努力是在1996年,研製出計算機駕駛員模擬訓練系統。90年代後期,大量T-80UD坦克的駕駛訓練模擬器交付給了巴基斯坦。

❾ 前蘇聯援助中國的老機械設備

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國家級老工業基地,五十年代蘇聯援建我國「156項」,就有11項在太原。 1.山西柴郵機廠 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是「一五」期間 ...十、山西省
太原市是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國家級老工業基地,五十年代蘇聯援建我國「156項」,就有11項在太原。

1.山西柴郵機廠

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是「一五」期間由蘇聯援建的156
項重點工程之一,隸屬於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兵工局,是國家150系列、大功率、高速柴郵機唯一生產廠。

2.太原第二熱電廠

籌建於1956年是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3.太原制葯廠

太原制葯廠是我國「一五」計劃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由前蘇聯援建而成。它曾與另外三家葯廠並稱為中國制葯業的「四大家族」。

4.山西潞安洗煤廠

5.大同鵝毛口立井

前身是一九五六年原蘇聯援建我國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鵝毛口二號井,當時由115地質勘查隊提出精查報告,北京煤礦設計隊設計,年生產能力150萬噸。後因中蘇關系變化和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下馬停建。

6.大同市焦煤礦有限責任公司

其前身曾是1956年原蘇聯援建我國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我公司地質儲量豐富,地質結構簡單,便於開采,現開採的一號井井田面積5.4平方公里,可采儲量9916.4萬噸,服務年限90年。尚未開採的二號井井田面積1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5億噸,儲量之多,居大同市地方煤礦之首,發展煤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公司生產石炭二迭紀煤,發熱量5400大卡左右,含硫0.3%以下,為優質動力煤。現年生產能力45萬噸,屬市中型重點優勢企業。

7.山西新華化工廠

創建於1956年,是「一五」期間蘇聯援助我國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是隸屬於兵器工業總公司,北方化學工業總公司大型一類軍民結合型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防化器材生產和活性炭基地。

工廠位於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尖草坪工業區,佔地面積128.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43萬平方米,有固定資產萬元(原值),機械設背
2304台,現有職工總數5212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401人,管理人員376人,工廠下設十八分廠、一個研究所和一個計量測試中心,能夠獨立完成產品設計、模具加工、產品生產和計量檢測全部作業。

十一、江西省

江西建成的大吉山、西華山和巋美山三大鎢礦,為原蘇聯援助的156項項目之一。隨後以自力更生建設了20餘座國有鎢礦基地。

1.大吉山

2.西華山

3.巋美山三大鎢礦

十二、安徽省

1.淮南謝家集中央洗煤廠

西北部地區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政府把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和其他限額以上項目中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擺在了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內地。考慮到資源等因素,將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化工企業等,選在礦產資源豐富及能源供應充足的中西部地區;將機械加工企業,設置在原材料生產基地附近。在最後投入施工的150
個項目中,包括民用企業106個,國防企業44個。在106個民用企業中,除50個布置在東北地區外,其餘絕大多數布置在中西部地區,即中部地區29個,西部地區21個;44個國防企業,除有些造船廠必須擺在海邊外、布置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有35個。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96.1億元,其中東北投資87億元,占實際投資領的44.3%,其餘絕大多數資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區,即中部地區64.6億元,佔32,9%;西部地區39,2億元,占
20%。106項民用企業在西部地區建設的21個項目中,能源項目有:銅川玉石凹立井、西安熱電站、烏魯木齊熱電站、酃縣熱電站、蘭州熱電站、成都熱電站、重慶電站、個舊電站;有色金屬項目有:雲南錫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東川礦務局、會澤鉛鋅礦;石郵化工企業有:蘭州煉郵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氮肥廠;機械製造企業有:蘭州石郵機械廠、蘭州煉郵化工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由於每一個重點建設項目還需要安排一系列其他配套項目,因此,「一五」時期對西部地區的大規模的投資,極大地改變了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化進程,並且為我國工業化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這其實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西部地區的大規模開發。

十三、雲南省

1. 開遠電廠

裝機7萬千瓦的開遠電廠是前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之一,是雲南第一座半自動化中型火力發電廠。

2.雲南錫業公司

3.東川礦務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國家把東川銅礦列為"一五"期間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組織大規模的"萬人探礦"和基本建設。

4.會澤鉛鋅礦

5.個舊電站

十四、四川省

50年代初,中國與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簽訂一系列友好互助合作協定,蘇聯政府決定幫助中國新建、改建重點工程156項,其中安排在四川的有兩批
11項。第一批6項,1952年起陸續動工,1958年前後建成投產。第二批5項,1958年動工,後因中蘇發生分歧,蘇方中止合同,撤走專家,停止供應關鍵設背和技術資料,受援項目被迫調整方案,壓縮規模,延長工期,最遲樟辛1965年才建成投產。

1. 重慶發電廠

為國有大型一檔企業。始建於1952年,為當時蘇聯援助我國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1954年第一台1.2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歷經7次擴建形成目前總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有高溫高壓20萬千瓦機組3台,中溫中壓5萬千瓦機組4台,年發電量為40億千瓦時。1995年末有職工2990
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432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33億元,累計發電679.43億千瓦時。1995年銷售收入萬元,實現利稅2584萬元,工業總產值萬元。1993年獲電力部"安全文明生產創水平達標企業"稱號,1995年被評為"四川省優秀企業"、"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

2. 錦江電機廠

1954年籌建,1958年12月正式投產,從蘇聯引進機械加工設背和各種儀器1000餘台,以及6個型號的雷達樣機和全套技術資料,還從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購進機械設背13台,約用外匯415萬美元。聘請格·阿·索特尼柯夫等8名蘇聯專家到廠工作,工廠派出郭克等58名管理、技術幹部赴蘇聯對口企業進行培訓和實習。通過引進技術、仿製產品和技術培訓,工廠初步掌握了雷達整機製造技能。

3 .新興儀器廠

1954年4月籌建,1956年6月正式投產。從蘇聯引進機械加工設背和儀器908台(套),聘請戈爾什果為組長的32名蘇聯專家到廠指導工作,工廠派出57名管理、技術幹部赴蘇聯對口企業進行培訓和實習。

4. 西南無線電器材廠

今宏明無線電器材廠,1955年動工興建,1958年3月正式投產,先後從蘇聯引進加工機械、專用設背、儀器、儀表等509項、3600多台(套)和技術資料、電子元件樣品等,組建成電阻

❿ 前蘇聯3大發明

1、履帶和履帶式推進器
1837年,俄國陸軍上尉德米特里·扎格里亞日斯基(Dmitry Zagryazhsky)設計出了履帶式推進器的圖紙,並向沙俄政府財政部提出《帶機械履帶的車輛》專利申請。雖然他獲得了專利,但該發明當時並未引起企業主的興趣,兩年後專利被注銷。直到1877年,俄羅斯自學成才的農民發明家費奧多爾·布利諾夫(Fyodor Blinov)才完成了扎格里亞日斯基開始的事業,製造出履帶式廂式車輛。這一發明為拖拉機和坦克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2、錄像機
俄羅斯航空之父尼古拉·茹科夫斯基(Nikolay Zhukovsky)的學生、工程師亞歷山大·波尼亞托夫(Aleksandr Ponyatov)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就職於其本人創立的美國Ampex公司,解決了紀錄視頻信號的問題。半個世紀中,該公司在專業磁帶記錄和影像領域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世界大型電子公司生產日用錄像設備時不得不使用波尼亞托夫的專利。

3、無線電通訊
俄羅斯物理教師亞歷山大·波波夫(Aleksandr Popov)1895年4月在聖彼得堡大學的一次講座中首次公布了其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並在課堂上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接收機。但他由於供職於軍事部門而未能公開發表自己的發明。與此同時,義大利人古格里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進行了與波波夫相同的研究並於1897年發表了相關文章。與俄羅斯工程師不同的是,義大利人的發明很快實現了商業化。因此,西方至今對誰首先發明了無線電存在爭議。

閱讀全文

與蘇聯工程機械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