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蒿素提取的工藝流程
這個工藝很簡單,網上可以找到相關文獻的。
B. 通過了解青蒿素的提取制備研究過程,請詳細說明其研發過程中應用了哪些食品工程的單元操作 附圖 重賞
溶解(有效成分溶於乙醚)
過濾(獲得含有青蒿素的乙醚溶液)
蒸發(去除大部分乙醚)
結晶(獲得純凈青蒿素)
C. 青蒿素是從中葯中提取的,它屬於製造分子嗎
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謝謝採納
D. 用青蒿提取青蒿素是轉基因技術嗎
(1)cDNA文庫是以mRNA為模板,通過反轉錄的方法建立起來的.cDNA文庫屬於部分基因文庫,其只含有青蒿基因組中的部分基因.
(2)採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條件是: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因此,對這兩個目的基因分別進行PCR時,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的物質中,除了模板不同,引物也肯定不同.
(3)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包括啟動子、終止子、目的基因和標記基因等,因此構建表達載體時,應在兩個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分別安插上啟動子和終止子,使目的基因能夠表達.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
(4)利用轉基因酵母菌生產青蒿素的優勢:酵母菌繁殖快、易培養、成本低可以工業化生產、生產不受季節、氣候、地域限制.
故答案為:
(1)mRNA 反轉錄 不含有
(2)引物(對)
(3)啟動子 轉錄(或表達) 農桿菌轉化法
(4)酵母菌繁殖快、易培養、成本低可以工業化生產、生產不受季節、氣候、地域限制
E. 青蒿素提取有幾種工藝
不知道你說的是提取工藝還是整體方案。單提取工藝來說石油醚逆流提取效果是最好的。整體方案有硅膠柱層析法、大孔樹脂法(這兩個我都做過),另外還有稀醇提油萃法,最有應用價值當然是硅膠柱層析法。我另外研發了一個方法可以不用層析填料就能出產品,可以一起交流[email protected]
F. 青蒿素用了那些高中分離提純方法及原理
屬於草酸,運用的蒸餾提純方法。
G. 科學家們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有哪些成功因素
摘要:青蒿素的發現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中國繼麻黃素之後的第二大醫學貢獻,屠呦呦研究員由於在青蒿素的發現中作出重大貢獻而獲得2011年度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通過對青蒿素的發現過程和化學結構確定的簡單介紹談幾點教學思考。
關鍵詞:青蒿素 化學結構 發現過程 化學教學 天然產物
世界上影響人數最多的疾病並非現在深受關注的艾滋病,而是一種堪稱「歷史悠久」的疾病——瘧疾,也就是俗稱的「打擺子」,同時,它也是當今除艾滋病外,上升趨勢最為顯著的一種傳染病,每年2~3億人感染此病,200多萬人死亡。19世紀從南美洲金雞納樹皮中得到的奎寧曾成為最有效的葯物,治癒了眾多的瘧疾患者。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模仿奎寧基本結構而合成的一批新葯如氯喹、伯喹也曾救治過無數的病人。但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抗葯性瘧原蟲後,以往常用的抗瘧葯(如氯喹、磺胺、奎寧等)的效果便不復存在,以至於造成了無葯可醫的局面,特別在東南亞、非洲地區情況更為嚴重。青蒿素類葯物的出現以其副作用低且不易產生抗葯性而被譽為「治療瘧疾的最大希望」。
2011年的9月23日,我國81歲高齡的女葯學家屠呦呦被授予2011年度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站在獎台上的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
1.青蒿素發現與獲獎意義
1.1青蒿素的發現
青蒿是傳統中葯,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就有青蒿作為葯物的文字記載。青蒿為常用中葯,是一年生菊科植物黃花蒿的乾燥地上部分。中葯青蒿具有清虛熱、除骨蒸、解暑熱、截瘧、退黃之功效,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沿用歷史。青蒿素又名黃蒿素,是我國葯學工作者1971年從菊科植物黃花蒿葉中提取分離到的一種具有過氧橋的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20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原有的葯物產生抗體而使這些葯物失效,我國政府臨時組織「523」工作組,專門尋找新的抗瘧葯,但沒有找到有效葯物。1969年原本處於科研停頓狀態的中醫研究院應「523」辦公室的請求,中途加入了這一研究行列,屠呦呦研究員臨危受命,承擔抗瘧新葯研究的重任,終於在1971年成功用乙醚提取出青蒿素。
1.2青蒿素的獲獎意義
青篙素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中國繼麻黃素之後的第二大醫學貢獻,其突出貢獻是突破了60多年來「抗瘧葯化學結構不含氮(原子)就無效」的傳統醫學觀念,發現了迥異於以前的新型化學結構,其快速、高效、無抗葯性、低毒的特徵令全球醫學界為之震驚和歡呼。
屠呦呦研究員獲得的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青蒿素對瘧疾的良好療效,是中醫葯對許多疑難雜症能產生特殊療效的最好證明。青蒿素的發現使人們重新認識中葯,使世界對中葯的療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寄予厚望。
2.青蒿素的發現過程
青蒿素的發現緣起於20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原有的葯物產生抗體而使這些葯物失效。而中國開始進行抗瘧疾的研究是為了一項秘密的外援任務。1964年,越南戰爭爆發,當時越南常年惡性瘧疾流行,越南和美國兩軍都因瘧疾嚴重減員。越南領導人向中國求援,希望中國幫助他們解決能夠替代氯喹的抗瘧新葯。1967年5月23日,毛澤東指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周恩來批示特設「523辦公室」,包括遍布全國60多個單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員,調動全國的力量展開抗瘧戰。然而,前期工作的開展並不順利,1969年以屠呦呦為首的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科學家應邀加入「523辦公室」。此時國內多個省份的科研人員已經篩選了4萬多種抗瘧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葯,但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屠呦呦研究員首先面臨的問題仍是怎麼找葯。她從整理歷代醫籍開始,四處走訪老中醫,編輯了以640方中葯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繼而組織鼠瘧實驗篩選抗瘧葯物。雖然通過研究發現青蒿素可能是治療瘧疾的良葯,但動物試葯後結果並不理想,屠呦呦研究員猜想可能是溫度對青蒿素的提取存在重要影響。1971年10月4日,經歷了190次的失敗之後,在實驗室里,屠呦呦研究員用乙醚從中葯青蒿的成株葉子中提取了中性部分,恰是這部分物質對鼠瘧、猴瘧瘧原蟲具有100%的抑制效果。繼而在1972年從青蒿中分離出這部分的活性物質——青蒿素。1973年經臨床研究取得與實驗一致的結果,抗瘧新葯青蒿素由此誕生。1975年青蒿素注射劑在臨床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6年周維善等經研究證明青蒿素為一種含有過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內酯。1977年解決了質量標准問題。1978年上海葯物研究所成功地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了改造,得到了療效比青蒿素高許多倍的蒿甲醚。1984年,科學家們終於實現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1985年,青蒿素注射劑在臨床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6年青蒿素獲得一類新葯證書,並獲得「國家發明獎」。然而,屠呦呦研究員並未停止前行,在1992年7月,其獨創的雙氫青篙素再次獲得國家一類新葯證書,其抗瘧療效高於青篙素10倍,並獲得國家科委評選的1992年度「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3.青蒿素的化學結構確定
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黃蒿素,是一種具有過氧橋的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分子式為C15H22O5,分子量為282.34,具有過氧鍵和δ-內酯環,有一個包括氧化物在內的1,2,4-三惡烷結構單元,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罕見的,它的分子中包括7個手性中心,結構如圖1所示。青蒿素為無色針狀結晶,熔點為156~157℃,易溶於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於乙醇、乙醚,微溶於冷石油醚,幾乎不溶於水。因其具有特殊的過氧基團,對熱不穩定,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分解。
4.教學啟示
4.1利用天然產物,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所謂天然產物,廣義指地球上所有的自然界產物,如岩石、石油、動植物等。狹義指化學這一學科內,由動植物體內分離出來的具有某種結構的物質,這些物質往往具有特殊作用和經濟價值。許多天然產物是人類生活中的必需物質。與天然產物相反的概念是化學合成物質,化學合成物質具有研發成本高、篩選命中率低、研發周期長以及毒副作用大等缺陷,但從天然產物中提取的物質則沒有這些缺點,因此我們應當學會充分利用天然產物,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物質,尤其是本土的特色物質進行研究。青蒿素就是從我國特有的青蒿中提取出來的,這是利用本土特色天然產物成功研製出新產品的最好例證。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產物,如植物中的色素、土豆中的酶、大理石中的碳酸鈣、甘蔗中的糖,蜂蜜中的糖,礦物中的有用物質等,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4.2傳承與創新並存,完善化學教學
青蒿素是我國醫葯衛生科學工作者繼承祖國醫葯學遺產,運用現代化科學知識和方法,從青蒿中提取出來的。青蒿素的成功製取借鑒了許多中國傳統的中草葯醫書,例如東晉名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元朝《丹溪心法》、明朝《普濟方》、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等。然而這些醫書的記載都不是很詳細,且沒有說明其科學依據,屠呦呦研究員就以這些醫書作為重要參考,並從東晉葛洪的處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服」中得到了靈感,再結合自己的思考和實驗,終於成功地提取出青蒿素。
傳承與創新相結合不僅是進行科學研究時的重要原則,同時也是我們平時做人做事的重要准則,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同樣需要堅持這一準則。教師不能一味否定前人的成績,一味否定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把教科書視為神聖不可超越的或已經過時,也不能把前人的成績視為完美無缺,而應有傳承與創新的意識,充分發揚過去好的化學教學內容和好的化學教學方法,同時吸納外來的、適合本土的化學教學信息,不斷完善我國現有的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4.3注重團隊協作,提高整體實力
屠呦呦研究員因發現青蒿素而獲獎,但是青蒿素的發現其實不是其1個人的功勞,而是「523項目」小組的共同成果,只是屠呦呦的功勞最大,而拉斯克獎又只能由個人獲得,不能為集體頒獎,所以才將該獎項頒發給在此研究中功勞最大的屠呦呦1人。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中國科學家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合作,不分彼此,打破各個學科相互封閉的傳統研究模式。可以說,團隊協作是青蒿素得以誕生的最根本原因,雖然屠呦呦研究員功不可沒,但是僅靠其1人,也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只有團結協作,才有可能出現第2個、第3個青蒿素這樣的曠世之作。
在化學教學上也是如此,只有組建教學團隊,團結協作,銳意教改,有效教學,才能大幅度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才會培養出化學學科拔尖人才。
4.4咬定青山不放鬆,遇到困難不放棄
青蒿素的發現和提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屠呦呦研究員經過190次的失敗實驗,在第191次實驗中獲得成功的。科學是嚴謹的,條件稍有差別,得到的產物就會有很大差別,無論是科學家的研究還是平常的學生實驗,在得不到確定產物時,不應立即放棄,而應多角度地進行分析、多次實驗,堅持下去,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目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雖然遇到較大的阻力,但只要我們銳意教學改革,克服實驗經費困難和課時不足,利用替代物品,長期堅持課內課外教學內容相結合,千方百計開展一些課內外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也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H. 什麼,青蒿素居然不是青蒿里提煉的
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學上叫「黃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學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其實,這是植物學名稱和葯用名稱不統一造成的混亂。傳統醫學和早期分類學者沒有相關知識工具,所以他們很多時候無法給出可靠的分類和命名,這也給傳統醫學實踐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中國古代的博物學家和傳統葯學家因為缺乏科學鑒定植物的方法,對物種的分類常常出現錯誤。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傳統上被認為是考訂嚴密的,卻也仍然犯了把「青蒿」和「黃花蒿」分別為二物的錯誤。日本本草學家小野蘭山的《本草綱目啟蒙》,及19世紀本草學家飯沼欲齋的《新訂本草圖說》再次誤用「青蒿」。蒿類性狀變化大也不易區分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