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設備 > 機器設備糾正預防措施

機器設備糾正預防措施

發布時間:2021-09-01 12:14:06

① 糾正預防措施怎麼寫

1.目的
對不合格和潛在不合格原因採取必要的措施,對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控制,實現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2.范圍
適用於產品形成全過程出現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並進行驗證。
3.職責
3.1辦公室是糾正預防措施的歸口管理。
3.2各部門負責檢查本部門不合格原因及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保證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4.工作程序
4.1糾正措施
對於存在的不合格應採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
4.1.1識別不合格
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輸出的信息進行識別:
a.過程、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對產品質量投訴時;
d.內審發現不合格時;
e.出現重大環境污染或環境事故;
f.供方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4.1.2發現不合格原因
責任部門對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確定產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a.對某個部門的質量問題,由辦公室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處理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責任部門負責改進。
b.對涉及多個部門的質量問題,由辦公室請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組織公司有關部門召開質量問題專題分析會,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落實責任部門,由辦公室根據專題會議的決定,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處理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後,發至責任部門處理、改進。
4.2預防措施
公司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生,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2.1識別潛在不合格
辦公室要及時分析如下記錄:
a.供方供貨、服務質量情況;公司對顧客滿意程度調查情況;
b.以往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
c.糾正措施執行情況記錄等;
d.過程和產品的特性及趨勢。
通過以上記錄分析,及時了解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過程、服務質量趨勢及顧客的要求和期望,負責組織研究確定消除不合格原因應採取的預防措施,特別是應有效處理顧客報怨和產品不合格。
4.2.2發現有潛在的不合格事實時,由辦公室、生產技術部會同相關部門討論原因,制定預防措施和確定責任部門,明確責任人和實施進度,予以實施並作好記錄。

② 如何對生產進行有效管理

精益管理法則,不僅要注重結果同時要關注生產過程。

機械設備的預防方法

若對上述危害因素不加以有效控制,如對運動部件防護不當、無保險裝置或保險裝置失靈、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轉、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或操作者不按規程操作等,都極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
機械危害
現代工業生產中所用到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且各具特點,但也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可從機械設備的設計、製造、檢驗;安裝、使用;維護保養;作業環境諸方面加強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
⒈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機械設備生產製造企業,要在設計、製造生產設備時同時設計、製造、安裝安全防護裝置,達到機械設備本質安全化,不得把問題留給用戶。具體要求為:
⑴ 設置防護裝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員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為基準,梵谷度在2m之內的所有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危險零部件及危險部位,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
對防護裝置的要求:
a·安裝牢固,性能可靠,並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b·適合機器設備操作條件,不妨礙生產和操作;
c·經久耐用,不影響設備調整、修理、潤滑和檢查等;
d·防護裝置本身不應給操作者造成危害;
e·機器異常時,防護裝置應具有防止危險的功能;
f·自動化防護裝置的電氣、電子、機械組成部分,要求動作準確、性能穩定、並有檢驗線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機器設備的設計,必須考慮檢查和維修的方便性。必要時,應隨設備供應專用檢查,維修工具或裝置。
⑶為防止運行中的機器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
⑷機器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能有效地制動。
⑸機器設備的氣、液傳動機械,應設有控制超壓、防止泄漏等裝置。
⑹機器設備在高速運轉中易於甩出的部件,應設計防止松脫裝置,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
⑺機器設備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時,應配置操作台、欄桿、扶手、圍板等。
⑻機械設備的控制裝置應裝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個設備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縱台處不能看到所控制設備的全部時,必須在設備的適當位置裝設緊急事故開關。
⑼各類機器設備都必須在設計中採取防雜訊措施,使機器雜訊低於國家規定的雜訊標准。
⑽凡工藝過程中產生粉塵、有害氣體或有害蒸汽的機器設備,應盡量採用自動加料、自動卸料裝置,並必須有吸入、凈化和排放裝置,以保證工作場所排放的有害物濃度符合TJ36-7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和GBJ4-73《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准》的有關要求。
⑾設計機器設備時,應使用安全色。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有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保持顏色鮮明、清晰、持久。
⑿機器設備中產生高溫、極低溫、強輻射線等部位,應有屏護措施。
⒀有電器的機器設備都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觸電,同時注意防靜電。
⒉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⑴要按照製造廠提供的說明書和技術資料安裝機器設備。自製的機器設備也要符合GB5083-85《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的各項要求。
⑵要按照安全衛生「三同時」的原則,在安裝機器設備時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柵,安全操作台等。
⑶設備主管或有關部門應制訂設備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及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並貫徹執行。
⒊加強維護保養
⑴日常維護保養,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產中必須做到:班前、班後要認真檢查、擦拭機器設備的各個部位;按時、按質加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清潔、潤滑、良好。班中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機器設備,發生故障及時排除,並做好交接班工作。
⑵一級保養,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配合,對機器設備進行局部解體和檢查;清洗所規定的部位;清洗濾油器、分油器及油管、油孔、油氈、油線等,達到油路暢通,油標醒目;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堅固各部位。
⑶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在操作工人參加下,對設備進行針對性的局部解體檢查、修復或更換磨損件,使局部恢復精度;清洗、檢查潤滑系統,更換陳化油液;檢查、修理電器系統、安全裝置等。
⒋改善作業環境
⑴作業場所的地面要平坦清潔,不應有坑溝孔洞等;不得有水漬油污,以防絆倒、滑倒。
⑵機床設備的周圍,應留有必要的空間、通道,其間距須符合相應最小安全距離要求。最小安全距離可參照如下數字:機床側面與牆壁或柱子之間無工作地時,間距為400—500mm;有工作地時,間距為1000—1200mm;機床之間無工作地時,間距為800mm;機床某一邊有工作地並有行人定期通過時,間距為1200mm;機床兩邊均有工作地時,機床之間間距為1500mm;機床兩邊均有工作地並有行人通過時,間距為1800mm;排成15度的自動機床的間距為600—800mm。

④ 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的區別

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的區別:

1、定義不同:糾正措施: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2、目的不同:

糾正措施: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的系統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度發生;例如,通過建立模板來固定報告/證書上的檢測/校準項目,防止今後不再出現項目遺漏的錯誤。

預防措施:揭示潛在的可能導致發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發生不合格。例如,在陰霾天,許多人出門時戴上口罩。又如,作業現場的張貼的安全警示標識、質量提醒。

3、不合格情況不同:

糾正措施:已發生;產生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是「追本溯源」。

預防措施:已潛在但未發生。潛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是「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4、性質不同:

糾正措施:在已發生不合格的被動情況下的積極反應(事後防範);是針對不合格原因採取措施如通過修訂程序和改進體系等,從根本上消除問題根源,通過跟蹤驗證才能看到效果。

預防措施:主動確定改進機會的過程(事前防範)。預防措施是針對潛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採取措施,措施的效果一般需要較長時期才能夠看到效果。

5、選擇原則不同:糾正措施:應選擇最能消除和防範問題再度發生的措施,選擇的措施應與問題的嚴重程度和風險大小相適應;預防措施:選擇措施應從改進技術運作和體系兩方面入手,選擇的措施應與潛在影響程度相適應。

6、效果不同:糾正措施:糾正措施可能導致文件、體系等方面的更改,切實有效地糾正措施由於從根本上消除了問題產生的根源,可以防止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因此就糾正措施是「標本兼治」。預防措施:預防措施能徹底避免不合格或不期望情況發生。

7、觸發條件不同:

糾正措施:需要採取糾正措施的四種情況是:審核發現的不合格、顧客抱怨的不合格、反復出現的不合格以及後果嚴重的不合格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在沒有發生不合格前提下,往往從數據分析得到這種預見和趨勢。

(4)機器設備糾正預防措施擴展閱讀

糾正措施

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根源所採取的措施。

注1: 一個不合格可以有若干個原因。

注2 :採取糾正措施是為了防止不合格再發生,而採取預防措施是為了防止不合格

發生。

注3 :糾正和糾正措施是有區別的。

預防措施

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注1: 一個潛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個原因。

⑤ 糾正、糾正措施、預防措施,舉例說明三者的關系

舉例說明如下:

例如2012年7月5日上午, XX公司管理部經理黃經理將放在辦公桌上玻璃水杯不小心撞倒掉在地上,打破了。

黃經理助理將助理小紅將地上的玻璃碎片清掃干凈後給黃經理換了一個新的玻璃水杯,這就稱為糾正;小紅經過分析後發現黃經理是因為將玻璃水杯放在辦公室邊緣才不小心打破的,因此小紅給黃經理在辦公室的離邊緣較遠處用膠帶給放玻璃水杯處做了一個定位標識。

這叫做糾正措施;並且黃經理要求公司所部門的辦公桌都做水杯的定位,這叫做預防措施。小紅經過1個月的跟蹤發現再也沒有水杯打破的事件發生。

糾正:一個制衣廠的出廠檢驗員,在檢查今天的出廠衣服時,發現有一件衣服的扣子沒縫好,這時拿起針把扣子縫好。

糾正措施:對客戶反饋信息分析發現,電風扇的某個零件有問題,決定對其進行重新設計和製作。

預防措施:夏天,給倉庫安裝風機,對其進行通風散熱,有效預防原料的變質。

(5)機器設備糾正預防措施擴展閱讀:

糾正措施程序應從確定問題根本原因的調查開始。

註:原因分析是糾正措施程序中最關鍵有時也是最困難的部分。根本原因通常並不明顯,因此需要仔細分析產生問題的所有潛在原因。潛在原因可包括:客戶要求、樣品、樣品規格、方法和程序、員工的技能和培訓、消耗品、設備及其校準。

糾正措施的選擇和實施

需要採取糾正措施時,實驗室應對潛在的各項糾正措施進行識別,並選擇和實施最可能消除問題和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的措施。

糾正措施應與問題的嚴重程度和風險大小相適應。

實驗室應將糾正措施調查所要求的任何變更制定成文件並加以實施。

⑥ 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有什麼區別

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區別在時效性、效果等方面。

1、時效性不同

糾正:糾正是「返修」、「返工」、「降級」或「調整」,是對現有的不合格所進行的當機立斷的補救措施,當即發生作用。

糾正措施:在已發生不合格的被動情況下的積極反應(事後防範);是針對不合格原因採取措施如通過修訂程序和改進體系等,從根本上消除問題根源,通過跟蹤驗證才能看到效果。

預防措施:主動確定改進機會的過程(事前防範)。預防措施是針對潛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採取措施,措施的效果一般需要較長時期才能夠看到效果。

2、效果不同:

糾正:是對不合格的處置,不涉及不合格工作的產生原因,不合格可能再發生,即糾正僅僅是「治標」。

糾正措施:糾正措施可能導致文件、體系等方面的更改,切實有效地糾正措施由於從根本上消除了問題產生的根源,可以防止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因此就糾正措施是「標本兼治」。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能徹底避免不合格或不期望情況發生。

3、觸發條件不同:

糾正:不符合分為不合格項和不合格品,一般情況下,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立即糾正。

糾正措施:採取糾正措施的四種情況是:審核發現的不合格、顧客抱怨的不合格、反復出現的不合格以及後果嚴重的不合格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在沒有發生不合格前提下,往往從數據分析得到這種預見和趨勢。


⑦ 糾正預防措施怎麼寫

寫糾正預防措施應該包括內容:
目的
對不合格和潛在不合格原因採取必要的措施,對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控制,實現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范圍
適用於產品形成全過程出現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並進行驗證。

職責
3.1辦公室是糾正預防措施的歸口管理。
3.2各部門負責檢查本部門不合格原因及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保證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工作程序
4.1糾正措施
對於存在的不合格應採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
4.1.1識別不合格
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輸出的信息進行識別:
a.過程、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對產品質量投訴時;
d.內審發現不合格時;
e.出現重大環境污染或環境事故;
f.供方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4.1.2發現不合格原因
責任部門對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確定產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a.對某個部門的質量問題,由辦公室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處理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責任部門負責改進。
b.對涉及多個部門的質量問題,由辦公室請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組織公司有關部門召開質量問題專題分析會,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落實責任部門,由辦公室根據專題會議的決定,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處理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後,發至責任部門處理、改進。
4.2預防措施
公司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生,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2.1識別潛在不合格
辦公室要及時分析如下記錄:
a.供方供貨、服務質量情況;公司對顧客滿意程度調查情況;
b.以往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
c.糾正措施執行情況記錄等;
d.過程和產品的特性及趨勢。
通過以上記錄分析,及時了解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過程、服務質量趨勢及顧客的要求和期望,負責組織研究確定消除不合格原因應採取的預防措施,特別是應有效處理顧客報怨和產品不合格。
4.2.2發現有潛在的不合格事實時,由辦公室、生產技術部會同相關部門討論原因,制定預防措施和確定責任部門,明確責任人和實施進度,予以實施並作好記錄。
4.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控制
4.3.1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中,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措施實施的過程。
4.3.2辦公室負責對糾正預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跟蹤檢查、實施控制,保證有效,並作好記錄,由管理者代表負責驗證。
4.6對有效果的糾正/預防措施若涉及到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更改,應經審批後納入
質量體系文件。
4.7對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辦公室應對此進行調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管理者代表報告,責任部門無正當理由,應追究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4.8對重要糾正、預防措施的相關記錄及有關信息應提交下次管理評審輸入資料之一。

相關文件
5.1《不合格品的控製程序》
5.2《內部審核程序》
記錄
6.1《不合格原因分析報告》
6.2《糾正和預防措施整改單》

⑧ 糾正預防措施範本

1.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含義
為消除實際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所採取的措施稱為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程度與問題的大小及輕重有關。

2.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目的
(1)消除實際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
(2)採取措施,防止類似問題的發生或預防問題的再次發生;
(3)不斷地進行改進,提高管理水平。

3.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作用
(1)滿足5S標準的要求
(2)保證5S審核作用的重要手段
①審核是為了改進;
②審核中發現的不足是改進的重點內容;
③採取有效糾正和預防措施是達到維持改進質量體系的手段;
④發現問題即時糾正;
⑤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採取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⑥通過持續地改進,實現5S整體水平的提高。

4.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特點
(1)5S審核的繼續
5S審核中出現的不合格現象都應該採取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所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都須得到驗證;是作為實現5S內部審核目的的有效手段。
(2)目的在於改進
①力求徹底糾正所發現的不合格現象;②重在落實以預防為主的原則,對不滿意的方面採取預防措施。
(3)跟蹤的范圍
跟蹤的范圍常因需要而擴大;對有效性的驗證也因內部管理的需要而更為嚴格;在完成糾正措施並經驗證以後,還可能對一些後續問題實施進一步地跟蹤,因而延長跟蹤的時間。
實施狀況跟蹤

1.跟蹤的含義
跟蹤是審核的繼續,是對受審核方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的評審,是驗證並判斷效果,並對驗證的情形進行記錄。

2.跟蹤的目的
如果只有檢查、只是糾正而沒有跟蹤的話,那隻能導致」行百里,絆腳石」,所以跟蹤的目的就是促使受審核方採取有效地糾正和預防措施,並驗證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還有督促受審核方實施糾正、預防,促使受審核方不斷地進行改進。同時還要向管理層報告,向審核組長,5S推進委員會的執行長反饋受審核方糾正的狀況。

3.跟蹤工作的作用
(1)促進改進
促使受審核方針對實際或潛在的不合格現象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督促受審核方實施糾正預防措施;使受審核方建立並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的有效機制;促使受審核方不斷地進行改進。
(2)向管理層報告
向審核組長、5S推進委員會委員長及時地反饋受審核方的糾正狀況;向最高管理層提供5S推進的情況報告。
(3)證實
證實糾正預防措施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4.跟蹤的實施程序
(1)跟蹤的形式
以書面文件的形式提供給審核員或跟蹤工作負責人,作為已進行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證據;
審核員到現場進行跟蹤、驗證工作。
(2)跟蹤工作中審核員的職責
①證實受審核方已經找到不合格的原因;
②證實採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是有效的;
③在跟蹤過程中,審核員要證實所涉及的人員對糾正和預防措施有所認識,並進行了適當地培訓,以適應變化後的情況。審核員要記錄所採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並對有關文件進行改進。同時要向審核組長報告跟蹤的結果。
(3)跟蹤程序
①審核組識別實際或潛在的不合格;
②審核組要向受審核方提出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建議;
③受審核方要提交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計劃;
④對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可行性予以評審;
⑤受審核方要實施並完成糾正預防措施;
⑥審核人員對審核狀況不滿意時,可以要求審核部門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5.跟蹤工作的實施要點
(1)跟蹤工作的管理
由專職和兼職的管理機構來負責,制訂工作持續程序。
(2)跟蹤要點
對於採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如果效果不好時,應該重新採取糾正措施,並進行更細致地跟蹤檢查,對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應該採取鞏固措施。
(3)實施跟蹤的人員
實施跟蹤的人員可由原審核組的成員來進行,也可以委託其他有資格的人來進行。實施跟蹤的人員必須了解該項跟蹤工作的資料和情況。
(4)跟蹤檢查報告
跟蹤檢查報告就是對於重大的糾正或預防措施的跟蹤情況所形成書面報告。跟蹤檢查報告可以針對一條或若干條糾正和預防措施,視具體情況而定,報告應該反映糾正和預防措施結果的判斷,報告是由跟蹤檢查人來撰寫,由跟蹤工作負責人,如審核組長、5S推進委員會的執行長來批准。

【本講總結】
5S是一種管理,而非手法或技巧,而且5S可以說是所有的產品質量管理、企業管理的基礎,真正的目的是要創造或建立一個容易發現問題的環境,並在發現問題之後能將問題及時地徹底解決,創造公司或工廠的利益。
在推行5S時,永遠記住一件事情,5S是大家集體參與,領導率先以身作則的事情,如果領導不能率先以身作則,整個公司就無法實現大家齊心地共同參與,5S的推動也很難成功。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把您的家園、您的企業,建設得更美好

閱讀全文

與機器設備糾正預防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